政策型周期美国正在用监管政策重塑加密版图

我坚信,这一轮加密市场的兴起,背后主导力量并非单纯的技术突破或投机浪潮,而是美国政府的政策推动。上周,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关于401(k)退休金投资的行政令,允许将部分退休金投入私募股权、房地产,甚至数字资产。如果将时间线往前看,前几周,GENIUS法案正式通过,稳定币监管路径明确;本月SEC态度明显转向,高调提出要做“Crypto Everything”。从稳定币、DeFi,到链上身份和代币化资产,美国几乎在重新将每一块加密领域纳入可控监管体系。

 

这并不是零散的修补,而是一次资本结构的系统性重定向。美国的目标明确:把加密资产纳入美元体系,使其成为下一阶段金融增长的新引擎。这波政策浪潮的深意在于,将Crypto变成美国主导金融体系中的生产力工具,而不仅仅是价格炒作的对象。

 

美国政府的布局核心是制度重构,而非放开交易或鼓励投机。GENIUS法案为支付型稳定币建立了联邦法律基础,让合规美元稳定币可以被纳入美国金融体系。稳定币不再是灰色的链上工具,而是可以参与货币政策、跨境支付、银行流动性调配以及企业记账的正式金融工具。同时,SEC启动的“Project Crypto”表明监管机构愿意承认,并非所有代币都是证券,并将制定统一标准,逐步将链上交易平台、稳定币、DeFi协议和RWA发行纳入注册与监管框架。这一“Crypto Everything”计划核心在于统一监管口径、引入合规资金、赋予链上世界可控角色。

 

政策落地迅速对市场产生反应。自GENIUS法案通过到401(k)行政令签署,BTC一度冲上12.3万美元,ETH整月涨幅高达54%,高点逼近4000美元。7月份,美国加密现货ETF吸金128亿美元,比特币和ETH分别占约60亿和5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BlackRock比特币信托IBIT管理规模跃升至860亿美元,超过部分标普500成分ETF。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加速“链上接盘”,贝莱德的链上国债基金BUIDL规模涨到29亿美元,Crypto.com和Deribit开始接受其作为抵押物,摩根大通将支付链Onyx升级为链上结算系统Kinexys,实现7×24实时链上清算。这表明链上金融已成为机构战略核心,而非实验项目。

 

在政策红利下,首当其冲受益的是稳定币。GENIUS法案赋予美元稳定币合法身份,使其能够融入美国金融体系核心。川普家族通过WLFI推出USD1,摩根大通在Coinbase的Base链试点发行JPMD存款代币,USDC发行量迅速增加,PayPal和美国运通合作推出加密信用卡,直接打通电商支付场景。Visa和万事达等全球结算网络也将稳定币纳入高频支付体系,绕开传统支付网络的成本与延迟。与此同时,监管门槛升高,小型创新者难以进入市场,稳定币逐步向寡头化发展,支付和价值存储成为核心定位,利息补贴功能受限,投资者需依靠合规平台获取收益,如Coinbase提供4.1% APY的USDC持有奖励,Binance推出灵活存款产品,最高可达12% APR,资金可随时提取。

 

稳定币的合法化和广泛应用,是链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前奏。Base依托Coinbase合规优势,承载越来越多机构和企业上链业务,打通支付、应用和资产流通场景,为PayPal、摩根大通提供底层结算服务。本土化策略意味着美国机构更倾向使用本土合规链而非海外匿名链,为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来源。B3生态在Base之上延展应用能力,承接支付、代币化证券、机构结算等需求,形成合规、可操作的链上经济入口。

 

在隐私和合规方面,ZK技术可能迎来新的复苏机会。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个人应允许在公共区块链上进行私密交易,并鼓励使用隐私增强技术减少链上数据泄露风险。企业端案例包括Google Wallet使用ZK技术进行年龄验证,实现KYC合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ZK在企业大额结算、身份认证和信用评分等场景中,将成为平衡合规与隐私的核心技术。市场将关注技术储备充足、落地能力强的未发币项目,以及筹码结构健康、业务稳健的已发币项目,这类资产可能在政策窗口下率先受益。

 

总的来看,美国监管政策的明晰正在重塑资金流向和行业格局。短期,合规利好带来的资金涌入推动稳定币和相关代币价格上涨;长期,明确规则和高门槛将使真正有价值的赛道沉淀下来,淘汰仅靠投机堆积的伪概念。投资者应顺应结构变化,短期关注政策和资金流向,长期关注能够与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同频的赛道。我认为,这一轮政策驱动的加密周期,是行业告别无序生长、迈向成熟和可控发展的关键节点。新航道已经铺开,顺风而行者将率先抵达未来。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