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被称为「稳定币第一股」的 Circle 公布了其最新区块链布局,一条名为 Arc 的公链正式亮相。这条公链是专门为稳定币而设计的 Layer-1 区块链,其目标是提供企业和机构级别的支付和资产代币化基础设施。Arc 明显对标同类竞品 Tether 的 Plasma 和 Stable,同时也借鉴了过去大型数字货币项目的经验,融合了 Libra 的许可机制、门罗币的隐私功能以及联盟链的治理模式。Arc 将在今年秋季推出公共测试网,为全球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一条专门的、低成本、高性能的稳定币结算链。
Arc 是一条与以太坊虚拟机兼容的 Layer-1 区块链,专为可编程货币设计,旨在成为企业和机构在全球支付、外汇交易和资本市场应用中的基础结算层。它的设计重点是解决传统公链在企业应用中遇到的交易费用波动、结算不确定性和缺乏隐私等问题。与许多面向个人用户的公链不同,Arc 的核心受众是企业级应用,并非面向零售消费者。
Arc 的交易费用采用 USDC 作为原生 Gas 机制,这是其显著特点之一。Arc 的费用市场机制受以太坊 EIP-1559 启发,但在基础费用的更新上采用了区块利用率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方法,从而平滑短期波动,使交易成本保持在可预测的低位。除此之外,Arc 还计划通过 Paymaster 机制支持其他稳定币或代币化法币支付交易费用,从而为跨境支付和多币种结算提供灵活解决方案。
在性能方面,Arc 使用基于 Tendermint BFT 协议的高性能共识引擎 Malachite,实现了确定性结算最终性。交易确认时间不到一秒即可完成,并且不可逆转。网络验证者由经过许可的、地理分布广泛的知名机构组成,身份公开并需遵守严格的问责标准和运营保障。这种治理模式让人联想到早期的 Libra 项目,也强调了企业级应用所需的安全和信任机制。在测试环境下,当 Arc 使用 20 个验证节点时,每秒可处理约 3,000 笔交易,最终性时间低于 350 毫秒;若使用 4 个验证节点,吞吐量可超过每秒 10,000 笔,最终性时间低于 100 毫秒。这表明 Arc 能够满足高频支付和大规模交易的需求。
Arc 还提供可选的隐私保护功能,尤其适合企业用户。其初期实现了保密传输功能,可以加密交易金额,同时保留交易双方地址的可见性,以保护商业敏感信息。Arc 的隐私模型允许选择性披露,通过查看密钥授权特定第三方(如审计机构或监管机构)访问交易数据。企业能够完全掌握其客户交易情况,以满足监管合规要求,例如旅行规则或交易监控。隐私功能模块化设计,初期依赖可信执行环境(TEE),未来计划整合多方计算(MPC)、全同态加密(FHE)和零知识证明技术,以提供更强大的加密保护和隐私控制。
针对区块链中常见的最大可提取价值(MEV)问题,Arc 提出了细化的缓解策略。Arc 将 MEV 分为建设性和有害性两类,前者包括有助于稳定币价格发现的套利行为,后者包括三明治攻击等掠夺性交易行为。为减轻有害 MEV 的影响,Arc 的路线图计划引入加密内存池、批量交易处理、多提议者机制等技术,从而抑制掠夺性交易,同时保留对市场有益的套利行为。这种策略在确保交易公平性的同时,也有助于稳定链上金融环境和企业用户的支付体验。
总体而言,Arc 代表了 Circle 在稳定币金融领域的新探索,是一条面向企业和机构的高性能、低成本、可扩展且可控的 Layer-1 公链。它不仅融合了 Libra 的联盟链治理理念、门罗币的隐私技术,也在交易性能和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为稳定币和企业级数字资产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公共测试网的上线,Arc 有望成为全球支付、资产代币化和企业级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为跨境交易和数字金融的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