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pe 和 Circle 纷纷推出自建 Layer1 链 掌控数字支付新格局

近日,两家金融科技巨头宣布将自建 Layer1 区块链,绕开现有区块链基础设施。Stripe 推出了针对支付优化、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的 Tempo,而 Circle 紧随其后推出了 Arc——专注于稳定币结算的网络。

 

虽然以太坊、Solana、Avalanche 等成熟 Layer1 已经提供了可扩展性、开发者工具和生态支持,Stripe 与 Circle 仍选择从零开始,这背后反映的是四大战略考量:掌控权、价值捕获、合规性以及稳定币市场潜力。

 

Tempo 与 Arc 的官宣与布局

 

Stripe 的 Tempo

 

2025 年 8 月 11 日,Stripe 与加密投资公司 Paradigm 合作推出 Tempo,这是一条专为稳定币支付设计的高性能 Layer1 链。Stripe 的发展路径清晰:2024 年 10 月以 11 亿美元收购 Bridge,获取稳定币发行技术;2025 年 6 月收购 Privy,整合钱包基础设施,实现账户抽象和无手续费交易。Tempo 将成为 Stripe 从钱包到结算层的完整支付生态。

 

Circle 的 Arc

 

仅一天后,Circle 宣布推出 Arc,同时公布第二季度营收 6.58 亿美元,USDC 流通量突破 650 亿美元。Arc 兼容 EVM,以 USDC 作为原生手续费代币,内置稳定币外汇引擎、亚秒级结算、可选隐私功能,并与 Circle 平台深度整合。Arc 公测预计在今年秋季上线,目标成为稳定币支付、外汇和资本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

 

两款产品的推出均在 2025 年 7 月《GENIUS 法案》出台之后,该法案明确了美国稳定币的监管规则,引发金融科技巨头争相构建合规、企业级支付网络的热潮。

 

四大战略驱动因素

 

1. 专为稳定币打造

 

现有 Layer1 链通用性强,但并未针对企业支付和稳定币优化。Tempo 可以将 Bridge 与 Privy 的技术嵌入底层,实现即时、低成本的支付结算。Arc 则以 USDC 为原生手续费,集成原生外汇引擎,实现跨币种实时结算,无需依赖外部预言机。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 表示,此举是为了“加速基于稳定币的企业应用”。

 

2. 垂直整合与价值捕获

 

依赖第三方链意味着承受交易拥堵、支付手续费及治理限制。自建 Layer1 链使 Stripe 和 Circle 能够优化共识机制、区块时间及费用策略,同时通过平台效应获得更多经济价值。Arc 的推出也确保了 USDC 在支付和应用场景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市场份额。

 

3. 合规性、安全性与监管灵活性

 

《GENIUS 法案》出台后,稳定币面临更高的合规要求。Tempo 和 Arc 可以从底层嵌入 KYC、隐私保护和可审计结算流程,比改造现有公链更高效。Stripe 的私有链允许快速迭代,Circle 的 Arc 可与受监管身份保持一致,确保平台在合规性和安全性方面无缝运行。

 

4. 超越现有限制的创新能力

 

自建 Layer1 链使两家公司能够实现现有通用链难以优化的功能:

 

- Tempo:即时商户结算、流式小额支付、与法币结合的收益余额。

 

- Arc:面向资本市场的隐私保护、原生外汇工具、可编程结算。

 

这些特性可能带来平台效应:Tempo 或成为 Stripe 商户的默认支付选择,Arc 可能成为 USDC 支持应用的首选网络。

 

行业与市场影响

 

如果 Tempo 和 Arc 成功,它们将推动支付系统升级:小额支付、实时外汇交易可能从传统支付卡网络迁移,稳定币原生 Layer1 协议可能巩固市场份额。虽然行业对 Layer1 网络碎片化有所担忧,但从效率和创新的角度,这些自建链无疑为数字支付和企业级区块链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尽管社区存在质疑,Stripe 和 Circle 的策略显示出其机构投资和技术布局的雄心:掌控支付基础设施、优化稳定币结算、创造新型平台经济机会。在未来几年,自建 Layer1 链可能成为金融科技巨头角逐数字支付和稳定币生态的关键战场。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