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到金融和科技界的关注,现实中却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多数现有公链依然局限于加密社区内部,难以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和传统业务。开发者也常常被预言机接入、节点维护和链下数据处理等繁琐工作困扰,难以专注于核心业务逻辑的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Subzero Labs打造的Rialo应运而生。它是一条专为现实世界应用设计的区块链,但却不满足于传统的Layer1、Layer2或Layer3分类,而是提出了全新的开发理念。Rialo力图打破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壁垒,让开发者能够像做Web2应用那样简单高效地构建生产级应用,推动区块链真正像智能手机一样融入日常生活。
Rialo的定位极具颠覆性,Subzero Labs联合创始人Ade Adepoju曾在《财富》杂志中形象比喻:“这就像从iPod进化到iPhone,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只能听歌的设备,而是需要一个集成相机、网络、GPS等功能的全能工具。”Rialo正是要成为这样的“全能工具”,为区块链应用提供原生连接现实世界的能力。
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直接在智能合约里调用网页数据,比如FICO信用分数,而不必依赖外部预言机;用户则可通过熟悉的社交账号或邮箱登录,无需再费劲学习传统加密钱包的复杂操作。这种“去区块链化”的用户体验降低了门槛,促进区块链技术向主流应用迈进。
Fabric Ventures投资团队指出,Rialo通过将现实世界开发所需的核心功能内置于协议,彻底改变了Layer1区块链的设计重点。调用外部数据、事件触发、跨链操作等都成为区块链的原生指令,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预言机、跨链桥或索引器等中间件。这种架构使得生态系统更简洁、高效且安全。
今年8月,Subzero Labs宣布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Pantera Capital领投,Sui创始团队Mysten Labs以及Variant、Hashed、Coinbase Ventures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团队成员来自Meta、Apple、Amazon、Netflix、Google、TikTok、Citadel、Solana等顶尖公司和项目,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分布式系统等领域具备丰富经验。
CEO Ade Adepoju年仅30岁,曾在AMD、戴尔和Netflix任职工程师,2021年底投身加密行业,作为创始工程师加入Mysten Labs。联合创始人兼CTO Lu Zhang同样来自Mysten Labs,二人携手打造这一面向现实世界的区块链平台。
关于技术细节,Rialo融合了开源指令集RISC-V和Solana VM兼容性,致力于大幅减少对跨链桥、预言机等传统中间件的依赖。值得注意的是,Ethereum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今年提出以太坊未来可能采用RISC-V指令集架构,提升执行效率,这也印证了Rialo在底层架构上的前瞻视野。
开发者在Rialo上能享受到事件驱动、异步处理等类似传统软件的编程模式,智能合约代码更简洁、更易维护。更重要的是,Rialo支持智能合约直接发起HTTPS请求,将链下数据实时带入链上,大幅简化了现实数据与区块链的交互难度。
用户体验方面,Rialo提出“去区块链化”身份体系,用户可用邮箱、短信或社交账户登录,完全不必接触复杂的钱包和密钥管理。同时,平台交易确认速度达到亚秒级,费用稳定可预测,避免传统公链常见的Gas费暴涨和交易攻击风险,还支持多重身份验证和定时交易等Web2熟悉功能。
在生态建设上,Rialo协议设计支持与支付系统、天气服务等现实服务原生集成,打破了传统链上链下的隔阂,使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和实用。
Rialo的出现象征着区块链技术走向主流的关键时刻。只有当应用足够简单且贴近生活,加密技术才能真正从“象牙塔”走入普通用户手中。
当然,Rialo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原则的同时实现高效的现实世界连接?如何平衡区块链的透明开放与用户隐私保护?如何满足日益严苛的监管要求而不失创新活力?这些都需要团队持续探索和解决。
总的来说,Rialo通过打造一个原生现实世界友好的区块链平台,正试图成为加密世界的“iPhone”,推动行业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可能改变我们与数字资产和现实生活交互的方式,开启区块链真正落地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