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成本再度上扬。随着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大漂亮法案》逐步落地,一项名为“签证诚信费”的新收费项目即将生效。这项政策对所有非移民签证持有人提出额外缴费要求,最低标准为250美元,且不替代任何现有签证申请费用,令原本就不菲的签证成本再度攀升。
这一规定迅速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不仅因收费本身,更因其执行细节模糊、流程不明,或将对旅游、商务和国际教育等多个领域造成实质性影响。
签证诚信费全面登场 非移民赴美支出显著上调
根据《大漂亮法案》的条款,自2025财年起(即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所有持非移民签证赴美的旅客均须缴纳250美元的“签证诚信费”。该费用在签证签发阶段收取,不适用于被拒签的申请人。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还被授权根据情况和通胀进行动态调整,意味着未来这一费用可能进一步上涨。
这项费用适用于B类旅游与商务签证、F类国际学生签证、H类工作签证等在内的所有非移民类别,使赴美个人和企业的预算压力显著加大。
以一名申请H-1B工作签证的外籍专业人士为例,原本申请费用为205美元,新规下将需额外支付250美元“诚信费”,加上近期上调的I-94入境记录表格费用(从6美元上调至24美元),总计支出达到479美元,涨幅超过一倍。
报销机制存疑 政策执行面临现实难题
虽然法案声称该费用可在签证持有者严格遵守规定、签证有效期不超过五天的前提下申请报销,但实施路径仍处于极度不明确状态。
来自休斯顿的移民律师史蒂文·A·布朗指出,费用目前尚未正式生效,缺乏明确的启动时间表,甚至可能需先发布《联邦公报》通知或配套立法,才具备法理执行依据。他提醒申请人:“不要指望这笔钱能顺利退回,若日后真能获得退款,那就当作‘意外惊喜’。”
更令人困惑的是,尽管法案要求由美国国土安全部征收该费用,但签证的申请与签发流程归属国务院(即美国驻外使领馆)管理,两个部门职责错位,使收费流程的设计面临跨机构协调难题。
美国旅游协会发言人也对收费节点表达担忧:“如果国土安全部并不实际签发签证,那么这笔费用是由谁、何时、如何收取的?目前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官方指引。”
收入预测与赤字平衡 美国财政逻辑背后的考量
尽管执行机制存在缺口,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仍预计,这项政策将在2025年至2034年间为联邦财政带来可观收益,预计可为政府增加收入并减少289亿美元赤字。由于大多数签证持有人不会或无法申请报销,这项收费在实操中更像是一种“隐性税收”。
特朗普政府则将其包装为“恢复移民制度诚信”的必要手段。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显示,虽然大多数非移民签证访客守法离境,但仍有约42%的非法移民是因合法入境后逾期滞留所致——这一数据构成了推动“签证诚信费”政策出台的重要依据。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以个体旅客为单位征收统一费用,既未针对高风险人群精准施策,也可能引发对守法申请人的“逆向惩罚”。
涉及多群体 广泛行业担忧上升
“签证诚信费”的冲击面远超个体旅客。美国旅游业界已对政策潜在影响表示担忧。随着2026年“美国250周年建国庆典”以及FIFA世界杯部分赛事将在美举办,原本期望借国际活动推动游客增长的旅游业,正面临入境门槛抬高的政策逆风。
对国际学生而言,费用压力同样不容忽视。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不仅要承担学费和生活费,还需面对日益上涨的签证相关开销。专家警告,这可能影响美国高校吸引国际人才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提供更多教育激励与签证便利的国家竞争中。
对企业而言,尤其是科技、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大型雇主,引进海外专业人才的用人成本也将增加。面对制度不确定性与成本上升,一些企业可能重新考虑其全球招聘策略。
平衡财政目标与国际吸引力的双重挑战
当前,美国政府正试图在加强移民管理与维护全球人才吸引力之间寻求平衡。“签证诚信费”的推出虽然短期内可带来财政缓解和管理上的象征意义,但其在制度设计、执行可行性与国际形象上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签证政策不仅是边境管理工具,更是国家对外开放度、包容性与竞争力的体现。一项设计仓促、流程混乱的收费机制,若未能妥善落地,恐将适得其反,不仅削弱美国“软实力”,也可能伤及其作为全球科技、教育与商业枢纽的核心地位。
结语:
“签证诚信费”的出台,是特朗普政府强化边境控制与财政收支之间政策取向的缩影。它释放出美国加强非移民签证管理的明确信号,也为赴美计划的旅客、学生与企业带来新的现实考量。
但如何让这笔收费合理、公正、高效地融入既有体系,并在不削弱国际合作基础上提升制度公信力,仍需更多制度化努力。未来的关键,将取决于监管细节的完善、跨部门协调的效率,以及对签证群体权益的尊重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