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能否被特朗普解职 面对政治冲击的美联储仍有坚固防线

尽管前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表达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不满,并暗示若再次当选将考虑撤换鲍威尔,但要真正解职这位美联储掌门人,远比外界想象的复杂得多。

 

美联储之所以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正是因为其制度设计和法律架构在“权力干预”面前筑起了坚实的防火墙。即便面对政治压力或市场焦虑,鲍威尔的职位依旧有多道屏障守护。

 

一条传闻引发的市场剧震

 

7月18日,一则有关“特朗普若再次当选将解雇鲍威尔”的消息在市场中迅速传播,激起市场剧烈波动。这突显出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独立性极度敏感的神经——哪怕只是一种可能性,也足以引发资产价格的快速重定价。

 

市场并不只是担心人员更替,更在担忧如果美联储成为“白宫工具”,美国金融稳定与全球通胀前景将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法律护栏如何保护美联储领导层

 

在美国法律体系中,美联储理事(包括主席)并非总统“想换就能换”的普通官员。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理事只能因“正当理由”(cause)被解职,而非因政策分歧或政治立场。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 Michael Feroli 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这一“正当理由”限定在历史上通常解释为严重渎职、违法行为或能力缺失,绝不包括政策判断的不同。

 

这一保护原则在多个历史判例中得到了强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35年的“汉弗莱执行者案”(Humphrey’s Executor v. United States)。该案裁定总统不能因为政策分歧而随意解雇享有独立性的联邦机构负责人,为美联储此类独立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

 

Trump v. Wilcox案与“准私人机构”的判定

 

近期对美联储独立性最具现实影响的法律裁决发生在2025年5月的“Trump v. Wilcox”案中。虽然案件涉及的是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NLRB)和公务员制度保护委员会(MSPB)成员被免职的合法性,但最高法院在多数意见中意外强调,美联储拥有“独特的机构结构”,其法律地位区别于一般联邦行政机关。

 

法院特别指出:“美联储延续了第一和第二合众国银行的历史传统,是一个结构独特的准私人实体。”这番表述为美联储理事的职位提供了更加特殊的法律防护,几乎将其排除在总统直接任免权之外。

 

换言之,即便特朗普寻求以“正当理由”解职鲍威尔,所能援引的理由也必须极为严谨,并接受司法审查。而目前广为流传的理由——“美联储总部大楼装修成本超支”——显然难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正当解雇”。

 

解雇之路或遭遇法律拉锯

 

如果特朗普在任内执意解雇鲍威尔,几乎可以预见,这将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斗争。

 

摩根大通指出,当前司法体系中几乎没有成功罢免独立机构负责人的先例。而一旦启动法律程序,鲍威尔势必会上诉,甚至可能要求法院临时禁止其被免职。这类诉讼通常会拖延至最高法院审理,而在案件审理期间,禁令可能有效阻止总统行动。

 

Wolfe Research分析认为,这类司法程序本身或足以让鲍威尔顺利完成其2026年5月结束的主席任期,甚至继续担任理事直至2028年1月。

 

美联储制度设计本就分散权力

 

即便美联储主席更换,货币政策的调整也绝非一人之力可决定。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负责,委员会由7位理事、纽约联储主席及4位轮值地区联储主席组成。

 

这套制度结构在设计上就确保了分散权力、防止行政部门过度干预。即使特朗普成功任命新的主席,也无法轻易改变委员会多数意见,政策延续性仍具有保障。

 

更何况,美联储理事的任期为14年,任命节奏缓慢。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除了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届满外,其余理事仍大多处于任期之中。特朗普若再次执政,在第一任期内通过人事任命实质性改变美联储构成的可能性非常有限。

 

一旦独立性受损,通胀风险或全面回升

 

从经济基本面出发,货币政策被政治周期裹挟的风险远不止人事问题那么简单。

 

报告指出,全球经济研究普遍认为,央行独立性越高,通胀越容易控制,经济预期越稳定。反之,货币政策如果沦为选举工具,就极易出现短期刺激、长期失控的局面。

 

历史上,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通胀失控”阶段,正是货币政策受到政府强力干预的典型反面教材。

 

在当前本已面临输入性通胀(如关税推升)、劳动力成本回升与通胀预期高企的环境下,若市场感知美联储的政策受到白宫主导,其影响将远超“某位官员是否下台”,而是对美元资产信心的整体动摇。

 

总结:制度虽稳,但市场已然警觉

 

鲍威尔的职位看似岌岌可危,实则法律护盾与制度结构为其提供了坚固支撑。即使面对强势总统意图,其任期大概率仍将维持至2026年。

 

但这场围绕“央行独立性”的政治风波,已经足以让市场意识到,制度设计虽强,政治风险仍在逼近。

 

在全球利率政策进入关键拐点、美国财政风险日益上升的当下,维护美联储独立性,不只是官僚体系内部的自保问题,更关乎全球经济预期的锚定力量。

 

未来几年,无论谁入主白宫,美联储都必须面对的不仅是通胀与失业率,还有政治权力的侵蚀与市场信心的博弈。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