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驱动的企业融资新趋势

2020年,Strategy(当时称为MicroStrategy)开始将债务和股票转换为比特币,迅速成为公开市场上最大的比特币持有企业。时至2025年,该公司依然保持软件业务运营,但其主营业务产生的毛利润逐年下降,2024年相比2023年减少至约15%,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又下滑了10%。与此同时,Strategy的比特币投资模式被众多上市公司效仿和优化,推动了超过百家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

 

其核心策略是通过低成本债务融资购买比特币,等待其升值后再发行更多债务以扩大比特币持仓,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债务到期后通过发行新股偿还,尽管稀释了股东权益,但随着比特币价值上升,股票价格的溢价通常能抵消这种影响。许多跟随此策略的公司同时拥有实体业务,借助比特币作为升值资产提升整体资产收益率。

 

不同于传统企业,Strategy最初并不专注于业务扩展、客户增长或盈利模式,而是依赖一张装满比特币的资产负债表和快速上市的金融工具。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因此成为这些企业快速进入公开市场的重要路径。通过SPAC,这些公司能够提前确定估值,将比特币资产包装在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的框架下,避免被定义为投资基金。

 

SPAC为公司提供了简洁有效的融资方式,使其更容易向投资者展示纯粹的比特币敞口,类似于投资者购买黄金ETF而不直接持有实物黄金。尽管散户更倾向于通过ETF等更为主流的渠道获取加密货币敞口,但机构投资者对SPAC模式的兴趣依然强烈。2025年一项机构投资者数字资产调查显示,超过60%的机构偏好通过注册产品如ETF获取加密资产。

 

Strategy并非仅仅一次性买入比特币,而是不断发行可转换债券,通过再融资购买更多比特币,使自身逐渐转型为比特币增持加速器。其股价在增长过程中甚至超过了比特币本身的表现,这一商业蓝图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基于SPAC的比特币公司同样复制这一模式,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务形成资本循环,不断扩大比特币持仓。

 

当一家新兴比特币公司获得机构支持的数亿美元私募投资时,市场往往会解读为有实力资金看好这一策略。比如Twenty One Capital获得Cantor Fitzgerald、Tether和Softbank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彰显了市场对该模式的认可。

 

SPAC路径允许创业团队在公司早期便获得资本支持,无需先行开发盈利产品。早期机构背书助力公司吸引关注和资金,且相比传统IPO更少受到投资者压力。相比IPO严格的披露和定价规定,SPAC在讲述企业愿景、预测未来和估值谈判方面为创始人提供了更多自由度和灵活性。这样,创始人可以规划资本策略,保持股权比例,同时绕开传统风险投资到IPO复杂流程。

 

此外,SPAC发行的股票具备较高的市场认知度,便于被对冲基金和零售投资者买卖交易,增强了融资的透明度和流动性。投资者清楚知道他们购买的是什么资产,交易规模也更加明确,进一步提升了这一融资方式的吸引力。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