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装修门”施压鲍威尔 美联储面临政治风暴
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再次回归权力核心,其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清算”也进入新阶段。近期,一场看似围绕美联储大楼“装修预算”的争议,实则成为特朗普对鲍威尔发起的最新一轮“逼宫”攻势。在这场贯穿七年的货币与权力博弈中,鲍威尔正站在风口浪尖。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便频频点名鲍威尔“应该辞职”,指责其在通胀控制、利率政策上的表现“令人失望”。而随着特朗普胜选,这种舆论攻势迅速转化为政治压力。2025年7月,特朗普团队突然借题发挥,指控美联储总部翻新项目涉嫌“预算异常”、“夸张装修”以及“政治偏向”,呼吁国会启动调查,并试图通过此举寻找“逼退鲍威尔”的突破口。
尽管鲍威尔迅速回应,罕见地通过美联储官网发声,澄清翻新项目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并邀请监察长继续审计,但这场政治攻防已迅速将全球市场情绪推至敏感地带。
七年恩怨未解 货币与权力的长期对抗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关系早已超越普通的政策分歧。从2018年至今,两人围绕“是否该降息”展开了长达七年的较量。
2018年,特朗普亲自提名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希望其配合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然而,面对经济过热与通胀上升,鲍威尔坚持加息路线,激怒了特朗普。自此,双方开始在媒体与政策场合上频繁交锋。
2018年10月,特朗普首次公开炮轰鲍威尔“疯了”,并将其视为“经济的最大威胁”。而在2022年鲍威尔获得拜登连任提名后,特朗普对其态度更趋强硬,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要求其“立刻辞职”。
进入2025年后,特朗普并未放缓攻势。他不断指责美联储“降息太慢”,将当前的高利率归咎于鲍威尔的“政策顽固”。而借装修项目之名“逼宫”,被视为其试图动用政治工具撼动美联储独立性的关键一步。
鲍威尔的困局:经济炼狱中的政治靶子
当前的鲍威尔,可谓陷入“双重炼狱”——一边是政策的两难,一边是政治的围攻。
经济层面,美国正处在高度敏感的转折点。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已现疲软迹象,就业增长放缓,消费活力下降;另一方面,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高关税政策带来输入性通胀风险,油价、食品、日用品价格均有上涨预期。
如果美联储此时过早降息,可能造成通胀预期反弹,危及物价稳定;但若维持高利率,又可能对经济增长与企业融资构成持续压力,引发金融市场系统性震荡。
政治层面,鲍威尔更是成为攻击焦点。他所领导的美联储不仅被指“拖慢复苏节奏”,还因“总部装修项目超预算”而遭到质疑。在这样的内外夹击下,即便其本人尚未明言去留,但市场已高度关注其“是否会提前辞职”。
鲍威尔若下台 将引发全球市场连锁震荡
如果鲍威尔在压力下辞职,或者特朗普设法将其换下,全球金融市场恐将迎来剧烈震荡。
德意志银行全球外汇策略主管Saravelos警告称,一旦鲍威尔提前离任,美元汇率或在24小时内暴跌3%至4%,而美债收益率可能暴涨30至40个基点。因为市场会迅速预期美联储失去政策独立性,货币政策可能沦为政治工具。这种“结构性溢价”将直接推高借贷成本,增加市场波动。
更深层次的担忧在于美国的外部融资地位可能受到冲击。当前美国财政赤字高企,依赖外资购买美债维持财政运转。若市场质疑美联储是否仍以“物价与金融稳定”为核心目标,投资者可能选择减持美债,造成美元与美债“双杀”。
荷兰国际集团也指出,一旦鲍威尔去职,利率曲线可能快速陡峭化,投资者会预期新主席将迎合降息压力,引发通胀上行与信用宽松的预期共振,最终冲击美联储信誉与美元主导地位。
对于加密市场意味着什么?
加密KOL Phyrex 提出另一层视角:即便鲍威尔下台,特朗普“如愿”安插一位更支持降息的主席,也未必能完全左右美联储政策。若后续通胀回升,新任主席仍可能被迫回归紧缩路径。
不过,在短期内,市场对降息的预期一旦升温,风险资产可能迎来上涨行情。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对流动性与利率极为敏感。一旦9月如市场预测开启降息周期,加密市场有望获得阶段性反弹。但风险在于——当前政策利率仍维持在4.5%以上,利率空间有限,若过早释放流动性,反而会造成政策反复与市场动荡。
结语:这场权力博弈远未结束
鲍威尔是否离职,仍未尘埃落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关于美联储独立性与总统权力边界的较量,已开始影响全球资产定价逻辑。
市场正处于“高度敏感”时期:一方面担忧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又期待流动性重新释放。在这样一个分裂的周期节点,鲍威尔的一举一动、特朗普的一言一行,均可能成为市场波动的新导火索。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鲍威尔这把“全球金融定价权”的交椅轻轻一晃,整个世界都在跟着颤动。而美联储的独立性,可能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峻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