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佣金革命到链上证券革新 Robinhood如何在五年内重构金融叙事

2025 年的 Robinhood,早已不再是那个在 GameStop 狂潮中被用户怒斥“背叛散户”的平台,也不只是一个游戏化的零佣金股票交易应用。它从一场“金融民主化”的叙事出发,跌宕起伏地穿越技术浪潮、监管风暴与资本试炼,在短短五年间完成了一场关于金融基础设施的深度重塑。

 

这个故事的起点,并不在华尔街,而是在斯坦福的一个暑期研究室里。

 

一段友情孕育出的金融变革

 

Vladimir Tenev 与 Baiju Bhatt,一位数学系出身,一位物理系科班,两人结识于斯坦福大学的科研项目。不同于常规的学术道路,特内夫对博士生涯早早心生疑虑,尤其在“研究多年却可能一无所获”的科研环境中,看见了思维与命运的困局。

 

2011 年,金融系统面临信任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全美。彼时的两位年轻人并未上街抗议,而是选择站到产业的另一端——他们在纽约创办了 Chronos Research,为高频交易机构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服务机构的过程中,他们却敏锐地察觉到散户的“边缘化”处境:技术进步带来了效率,但从未真正惠及普通人。

 

这份反思,让他们在 2013 年创立 Robinhood,愿景是为千禧一代打造一个“人人可投”的免费股票交易平台。

 

零佣金革命:用设计和门槛粉碎传统金融壁垒

 

Robinhood 所带来的变革,不止于“免费”。它以移动优先、极简操作和“游戏化”视觉语言,重构了用户与金融市场的交互方式。相比于传统券商动辄收取 8 至 10 美元的佣金,Robinhood 将交易门槛直接拉至 0 美元,并取消账户最低余额要求。

 

这场“免费交易”的冲击波最终迫使 Charles Schwab、E-Trade 等行业巨头在 2019 年集体宣布佣金归零,Robinhood 由此完成一次底层商业模式的逆袭。

 

然而,免费的背后并非没有代价——它依靠订单流付费(PFOF)模式变现:将用户交易数据售卖给做市商,从中获得引流费用。这种“看不见的成本”引发广泛争议,也成为 Robinhood 被监管与媒体长期盯防的症结。

 

从 GameStop 危机走向金融监管漩涡

 

2021 年初,GameStop 逼空事件将 Robinhood 推上风口浪尖。平台为应对清算所 37 亿美元的保证金要求,选择限制交易。这一操作被数百万用户视为向华尔街妥协的“叛变”,彻底打碎其“散户之友”的形象。

 

风波延烧至国会听证会,创始人特内夫必须亲自解释“限制买入”决定的紧迫性。这场危机暴露出美国金融清算机制的结构性脆弱,也最终推动了结算制度改革——将股票交易周期从 T+2 缩短至 T+1。

 

Robinhood 本人的处境却一度陷入监管、声誉和资本三重困境。在 GameStop 事件发生后不久,公司顶着巨大争议完成了 IPO,尽管估值一度达 320 亿美元,但上市首日即破发,预示着华尔街对其未来的分歧。

 

加密货币:第二增长曲线的崛起

 

正当外界认为 Robinhood 难再起高峰,其在招股书中高频出现的“Crypto”一词(出现 318 次)成为另一条叙事线的线索。

 

早在 2018 年,Robinhood 就试水加密货币交易;而在 2021 年,狗狗币等“迷因币”的交易狂热,使 Robinhood 加密用户从 170 万激增至 950 万,加密交易收入占比飙升至 41%。平台由此在散户群体中完成新一轮流量吸纳。

 

更关键的是,其开始推进自有加密钱包(Robinhood Wallet),支持链上资产存取,并逐步构建自身的 Web3 能力。这种从中心化券商向多链钱包和链上资产服务商的转型,为 Robinhood 打开了通往“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窗口。

 

SBF 插曲:一场未遂的加密帝国并购

 

正当 Robinhood 向加密领域挺进之时,一个颇具野心的人物——FTX 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SBF)悄然入场。2022 年,SBF 通过控股公司买入 Robinhood 7.6% 的股份,市场一度猜测其或将推动 Robinhood 与 FTX 深度合作乃至合并。

 

但好景不长,FTX 轰然倒塌,SBF 的 Robinhood 持股被美国政府查封,最终在 2023 年由 Robinhood 回购,终结这段令人唏嘘的插曲。

 

这场未竟的联姻折射出 Robinhood 在 Web3 世界中已成为“战略标的”级平台的价值。

 

Bitstamp 收购与区块链证券:平台级转型的全面铺开

 

2025 年 6 月,Robinhood 以 6500 万美元完成对老牌加密交易所 Bitstamp 的收购,这一标志性事件宣告 Robinhood 正式出海全球加密市场。同时,它还宣布将在 Arbitrum 网络上推出链上股票交易服务,并同步启动自研 Layer2 区块链“Robinhood Chain”。

 

这不仅让 Robinhood迈入区块链证券新时代,也使其具备完整的端到端金融交易栈:从股票、ETF、加密币,再到链上证券与托管体系,全栈打通的基础设施跃然成型。

 

2025 年 7 月,其市值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关口,彻底告别“佣金革命工具”的阶段性使命,成为全球化金融科技平台中的重量级玩家。

 

尾声:Robinhood 的“长坡厚雪”时刻

 

Robinhood 的转型远非偶然,它精准踩在了三大变革路径的交汇点:

 

- 制度性红利:特朗普重新执政带动“加密友好”监管环境,美国 SEC 宣布对 Robinhood Crypto 结案,政策风险快速清除;

 

- 产业融合趋势:从 Web2 投资平台跃升至 Web3 多资产枢纽,Robinhood 成为“链上证券”和“现实资产代币化”的关键接口;

 

- 用户心智迁移:一代用户从“零佣金开户”进化为“链上交易参与者”,Robinhood 完成用户生命周期的自然升级。

 

如果说过去十年 Robinhood 扮演的是“散户之门”的角色,那么下一个十年,它将成为“全球金融资产的接入层”。

 

特内夫曾被称为“金融界的罗宾汉”。但今天,他更像是一位架桥人,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间,在散户与制度投资者之间,在 Web2 与 Web3 之间,搭建起一个贯通旧秩序与新金融的未来接口。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