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碎碎念,谈谈区块链从业者该如何看待当下火热的稳定币浪潮。
在经历了元宇宙的狂热和各种技术叙事的不断更替后,稳定币悄然成为了当下区块链世界的核心热点。2022年高校里爆发的元宇宙创业浪潮、随后的DeepSeek概念,再到如今稳定币的爆发,似乎是技术叙事被动员型社会与官僚体制加速催化的必然产物。抖音等新媒体的推波助澜,让某些技术迅速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并且常常附加各种产业竞争或社会思潮的正向或反向意识形态。
不过,稳定币的火爆并非完全偶然。USDT和孙哥的结合已经实实在在在义乌乃至亚非拉开展了大量实际的跨境支付和资金流转,虽然多在灰色地带,但实际上这些稳定币已成为全球贸易隐秘而坚实的“海底光缆”。
稳定币是信息产品的3.0版本
稳定币未来或许会像NFT、铭文那样,成为区块链某个阶段的浪潮巅峰,但过后很可能面临“大洗牌”,类似Omni、Kumasa、BCH那样,最终沦为“曾经风靡一时”的疑问符号。USDT作为一枚超级“老牌”,也曾支持过很多竞争对手的项目。
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市场上人人都在发稳定币,但大玩家如贝莱德进场的意义,短期内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并不大。概念币和真正的规则制定者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类似特朗普当选与川大智胜涨停之间的无关紧要,或者像Java与JavaScript的名字相似却大相径庭。
区块链行业的双端对齐优势
传统科技产业中,普通人参与生产端往往门槛极高,比如AI、生物医药、太空等领域严重依赖专业化巨额投入,普通个体多只能作为消费者参与。Sam Altman甚至断言印度等国很难开发出自己的ChatGPT级产品。
而区块链行业独特之处在于“双端对齐”:
- 生产端:创业者多元,任何有梦想的人都可参与;
- 消费端:低门槛入金,杠杆灵活,普通人可能实现翻盘。
在此背景下,稳定币作为区块链的代表应用,首次让普通人在无需深入理解区块链机制或参与高风险代币炒作的前提下,利用区块链基础设施完成日常经济活动。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购买力的全球统一
买比特币期待升值,但持有稳定币则不像传统代币那样期待价格上涨,除非美元出现极端通胀。稳定币的实际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支付与结算工具的稳定购买力。
稳定币有望解决全球无法统一货币计价的困境,尤其对非外贸、服务类等本地市场产品(如理发、本地餐饮、体力劳动等)更有现实意义。传统GDP之外的购买力平价指数(PPP)体现了各地工资购买力的差异,例如巨无霸指数就是用来衡量生活水平的典型例子。
理论上,稳定币能实现全球统一计价标准,较美元计价更贴近实际生活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货币”属性让它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革命中的第三代超级资产。
稳定币推动区块链走向真正的用户规模
区块链此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足够的用户和活跃参与者,导致链上生态多是投机游戏。稳定币吸引亿级用户参与日常支付,有望带来真正的网络效应,构筑坚实的链上用户基础。
比如,Tron网络依赖全球大量USDT用户来推动链上经济运转。用户使用USDT支付,促使TRX作为链上燃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互联网广告经济学的类比启示
互联网未兴起前,传媒行业面临“内容不值钱”的困境,依靠订阅和广告两条路生存。谷歌引入的搜索广告模式,借助用户注意力实现变现,催生了SEO等岗位,彻底改变了媒体生态。
同样,稳定币在区块链世界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广告经济学中“注意力”的货币化,是信息产品3.0时代的货币载体。稳定币本质上是购买力的代币化,是全球注意力与交易活动的桥梁。
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加密行业变化快,稳定币能火多久尚难预料。但如果Web3的愿景要实现,必须建立起多数人日常使用稳定币的经济场景,不能仅仅依赖投机炒作或者等待UBI(全民基本收入)的实现。
未来稳定币有望推动区块链从少数人的投机乐园,变为普惠的底层经济设施,连接线上线下世界的购买力与价值流转。
总结:
稳定币浪潮背后,是区块链进入广告经济学阶段的信号,是货币与信息深度融合的新里程碑。它既是技术的突破,也是社会经济模式的潜在重构。作为区块链从业者,我们需要更冷静地看待这场浪潮,认清稳定币的本质价值和局限,抓住机遇,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