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飙涨加密市场沸腾 比特币为何能再攀高峰?
近期,比特币价格再度突破历史纪录,逼近12万美元,市场气氛炽热。一时间,“牛市”一词在社区与媒体间迅速扩散,ETH也紧随其后站上3000美元大关,成为市值增量的先锋。根据CoinGecko数据,目前整个加密市场的总市值已达3.7万亿美元,24小时内整体上涨超过1%。
表面看似突如其来,但加密市场历来涨跌无常。这一次的飙涨,看似无征兆,实则背后已酝酿多时。涨势的根基,正来自宏观政策、监管演进、机构布局与链上数据的共振。
宏观政策悄然转向 降息预期成最大推手
尽管短期降息概率不高,但中长期的宽松预期逐步抬头。美国6月非农新增就业数据高于预期,失业率下降至4.1%,一度打压了7月降息可能。但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意见分歧却在悄然发酵——美联储理事沃勒与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等官员均对年内降息持开放态度。
同时,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再次向美联储施压,明确希望推动货币宽松。虽然还未形成一致的政策预期,但从债市与利率期货的表现来看,市场对未来六个月内美联储将开启降息周期的信心正逐步增强。
在这一宏观氛围下,风险资产普遍受益。股市与加密货币呈现明显联动,标普500与纳斯达克指数双双创新高。英伟达总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也从侧面映射出市场风险偏好全面升温,加密资产正站在这一浪潮的前排。
监管边际缓和 法案与ETF双双催化
美国监管态度的变化成为加密市场重要驱动因子。被视为行业立法转折点的《稳定币天才法案》与《美国数字资产市场明确法案》正稳步推进,前者距离总统签署仅一步之遥,后者则正在参议院流程中。这意味着加密货币从灰色地带走向明确监管的步伐已不可逆转。
与此同时,山寨币ETF审批也迎来政策曙光。根据加密记者Eleanor Terrett的披露,SEC正在制定统一的加密ETF上市标准,未来若项目符合条件,可绕过繁琐的19b-4流程,直接提交S-1文件。这种监管“快车道”的构建,将极大提升ETF发行效率,也可能掀起一波新的资金流入潮。
机构买盘持续加码 加密金库概念火爆
机构入场的趋势愈发明显。7月9日数据显示,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入2.18亿美元,以太坊ETF也紧随其后,吸纳资金2.11亿美元。这种持续净流入态势,说明了传统金融资金正在稳定介入,加密资产逐步成为机构的标准配置。
除ETF之外,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的浪潮也在升温。以Strategy为代表的一批上市企业正在构建“加密金库”,将BTC、ETH乃至BNB、SOL、XRP等纳入储备组合。Keyrock统计显示,这类企业共计持有72.5万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3.6%,其中Strategy一家就持有近60万枚。
这些企业通过可转债融资购买加密资产,形成了从二级市场到金融工程再到企业估值的“加密倍增器”。市场开始将其视作加密领域的“新ETF”,在股票市场上也带动了一批“持币股”的爆发。
数据信号揭示供给枯竭 卖压骤减助推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上涨并非源自放量爆发。链上数据显示,虽然比特币价格屡创新高,但成交量并未同步激增。交易所的比特币余额持续下降,表明更多币被转入冷钱包或长线锁仓,卖盘减少明显。
ARK Invest报告指出,目前长期持有者持币总量占比已达74%,为15年来最高水平。Glassnode进一步分析指出,比特币当前的涨势主要由杠杆资金推动,现货需求略显不足,但投资者吸筹行为极其活跃,使得市场对任何买盘冲击都更为敏感。
也就是说,这一轮上涨的底层逻辑并不复杂:供给紧张、卖压骤减,买方略增即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比特币价格的坚挺,更多反映出持币人对未来趋势的强烈预期和惜售情绪。
加密资产与股市高度联动 市场步入风险偏好共振区间
过去几周,加密市场与美股之间的相关性不断增强。从走势上看,比特币与纳指、标普500在时间维度上的共振尤为明显。特别是英伟达的表现——在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之际,BTC同步创下新高,成为技术股与加密资产同频共振的写照。
不少观点认为,这种共振本质上是一种市场流动性回归的体现——科技资产与加密资产已被市场看作同一类“未来下注”标的。而股票市场中涌现出的“加密概念股”更加强化了这一认知。
以太坊重回主舞台 山寨币复苏潜力正在积聚
虽然比特币是当前上涨的绝对主力,但市场的情绪中心却逐渐转向以太坊。以太坊重新站上3000美元关口,其链上质押增长、RWA叙事推进、ETF流入扩大等利好因素共同推动其估值修复。
从BTC/ETH比值来看,以太坊仍处于低估区间,部分投资者正在做出资产再配置,押注ETH的相对补涨。同时,以太坊生态的溢出效应显著更强,为山寨币提供估值锚定,ETH的回暖有望成为下一个板块轮动的信号。
此外,美股中多家“持ETH概念”的企业股价同步上涨,形成了类似“山寨币ETF”的效应,进一步吸引资金聚焦以太坊及其生态资产。
热度升温但情绪仍谨慎 牛市是否真正来临?
尽管价格节节攀升,但市场情绪却较为复杂。一方面,多头头寸明显增加,如交易员AguilaTrades在Hyperliquid上增持3000枚BTC 20倍杠杆多单;另一方面,交易所资金费率依然处于0.01%左右的中性区间,显示市场并未陷入全面狂热。
这种“价格热、情绪冷”的状态,可能是一种健康信号。多数投资者在经历过上一轮牛市的剧烈回撤后更加谨慎,这使得上涨趋势反而更稳固。
结语:加密市场迈入新周期 但真正的牛市尚需确认
当前加密资产的上涨,显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多种因素交汇下的必然结果。宏观政策放松预期、监管框架日益清晰、机构持续买入、数据端供给紧缩,共同构成了一条通往“新周期”的加密之路。
然而,真正的牛市不只靠价格创新高,更要看情绪释放、生态繁荣与资本持续流入的系统性共振。当山寨币全面回暖、链上应用活跃、散户重新回归时,那才是新周期的真正标志。
市场正在逼近这个拐点,但是否已经真正开启了加密牛市,还需更多时间的验证。对于投资者而言,警惕泡沫的同时,也不能错失趋势的初动。在牛市可能即将到来的节点上,选择持币等待,或许比急于追高更具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