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长时间身处加密世界,思维方式难免被“Crypto本位”所主导。这种思维倾向于从“Crypto是否需要”出发去评估一切新事物,比如:代币化股票对加密世界有什么价值?是不是能炒?能不能爆涨?
表面上看,股票代币这种每日波动幅度1-3%的资产,在动辄几百倍涨跌的Meme币面前,显得毫无吸引力,也缺乏想象空间。更何况,它看似只是传统资产的链上“翻版”,既无创新性,又似乎在争夺链上有限的流动性,实在谈不上是Crypto迫切需要的东西。
但若我们跳出Crypto本位,用另一种视角重新思考问题,也许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也许不是Crypto需要股票,而是股票更需要Crypto。
股票为什么渴望链上化?
设想你是一家准备IPO的公司CEO,现在面前有两个市场选择:
- 第一个市场是传统股票市场,交易时间有限(每日仅有7-8小时),周末节假日休市,准入限制严格,多数投资者被地域或制度门槛挡在门外。
- 第二个市场则是区块链上的代币化股票市场:7×24小时全天候交易,全球用户无门槛参与,自由流通,还能接入链上借贷、收益聚合、本息分离等丰富的金融协议。
你会选择哪个?
更进一步,如果你的代币化股票还能在Aave中抵押借出USDT,在Pendle中分离未来分红,在Hyperliquid上开启高杠杆交易,那么你的股票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资本效率与金融可组合性。这正是链上金融的独特魅力。
股票代币化浪潮为何现在可能真的能成?
股票代币化并不是新鲜事。自2017年以来,市场上便有大量尝试:从Polymath的STO发行平台,到FTX的股票代币交易,再到tZERO的探索尝试。然而,这些项目大多昙花一现。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政策环境尚未开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推动者不够重”。
彼时,加密行业仍是边缘小众市场,缺乏话语权。而到了2024年,局势彻底反转:
- 政策大转向:比特币现货ETF通过,美国监管逐步放开。
- 机构大规模入场:BlackRock、Fidelity 等华尔街巨头正式进入Crypto。
- 基础设施渐趋成熟:以太坊、Solana等链具备足够吞吐能力与金融协议支持。
这一次,推动股票代币化的不再是边缘玩家,而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庞大的金融机构。
谁在推动这一轮股票代币化?
可以分为两组典型势力:
- 第一组:Robinhood、Coinbase、Kraken 等Crypto平台
Robinhood天然是传统股票市场的挑战者,其进军代币化股票,是延续其“散户金融自由”战略;而Coinbase与Kraken作为加密交易所,则希望借代币化股票切入传统资产领域,构建全栈式资产交易生态。
- 第二组:BlackRock、Goldman Sachs、J.P. Morgan 等金融巨头
这才是真正的“地动山摇”。他们拥有巨额资金流动性,掌握大量股票发行渠道和机构用户,却始终受限于传统交易所。区块链为他们提供了“另起炉灶”的机会 —— 构建自己主导的链上股票市场。JP Morgan 已推出私有链 Quorum,BlackRock 则被传正在推进基于区块链的多类资产发行架构。
这一代机构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直接把流动性、资产、用户、市场控制力一起带上链。
为什么链上市场更具优势?
1. 成本更低:传统金融在记账、合规、结算、清算等方面成本高昂。仅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的结算清算成本每年超过10亿美元,而链上账本、结算近乎免费。
2. 效率更高:从T+2到T+0即刻结算,Gas费用即结算成本。
3. 全球准入:无需开设跨境账户,无需电汇,无KYC门槛,钱包即参与通道。
4. 资本效率最大化:链上可组合性让代币不仅是投资标的,更是链上协议的“积木”组件,可用于借贷、分红、衍生品合约、保险等各类创新组合。
这些维度的提升,已让传统市场的时间、地域与清算结构相形见绌。
一个粗略模型:
- 交易时间从8小时提升到24小时(*3)
- 市场参与从本地变全球(*3)
- 结算时间从T+2变T+0(*3)
= 资本效率潜力是传统市场的 27倍
股票代币化只是开端,超时空资产运动正在发生
我们可以将这场转型称为“超时空资产运动”——资产从传统金融体系转移至链上,在时间(全天候)、空间(无国界)与速度(实时清算)三个维度彻底重构金融秩序。
这不仅包括股票,还涵盖:
- 法币(稳定币)
- 债券(如Onyx上的国债代币)
- 注意力资产(Meme币、影响力代币)
- 私募资产(SpaceX、OpenAI的估值映射)
- 甚至是个人信用或社会资本(如链上身份系统)
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包括:
- 股票代币目前多为“衍生品”,无投票或分红权
- 流动性仍不稳定
- 法律合规尚在灰色地带
但解决方案正在涌现:
- Swarm Markets 的 s-Tokens 获得 ISIN 编码认可
- Dinari 的 dShares 获得美国转让代理资质
- 欧洲等地区正在完善相关法律框架
监管清晰与合规化只是时间问题。
谁是赢家?Crypto世界的机会来了
$ETH 与 $SOL
两大公链具备资产发行与组合的能力,将是这一运动的核心基础设施。Ethereum 提供更强的金融协议层,Solana 则主打高性能交易体验。
AAVE、Pendle、Hyperliquid 等链上协议
这些项目未来将成为股票代币的核心使用场景:
- 在AAVE用特斯拉股票抵押借USDT
- 在Pendle把英伟达股票代币分拆成年金产品
- 在Hyperliquid上对OpenAI估值做多做空
创业机会:打造专注股票代币的DeFi组件,如专属合约协议、分红流转机制、股票稳定收益池等。
淘汰清单:一切没有实际用途、不能嵌入链上金融叙事的山寨币,在这场浪潮中都将被抛弃。
比特币的定位反而更加巩固
在这一切基础设施重构中,比特币始终保持其“数字黄金”与“货币之锚”的角色。M2疯狂扩张的时代,比特币无疑是全球最稀缺的抗通胀资产。
它不是这个系统的组件,而是这场超时空资产运动的地心引力,是价值共识的终极归宿。
总结:这场金融大迁徙才刚刚开始
2025年是“超时空资产运动”的元年。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金融变革中,我们将见证:
- 传统金融巨头带着巨额资产和用户登陆链上
- 全球资本重新寻找定价与流动性中心
- DeFi与TradFi不再泾渭分明,而是融合与重构
这一切不是理论,而是现实正在发生。
问题只剩一个:
你,将如何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