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代理重塑 Web3 生态的崛起路径

AI 代理的爆发正重构用户与区块链的关系

 

2025 年,人工智能已成为 Web3 叙事的中心。在加密行业整体交易趋缓的背景下,AI 相关链上活动却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AI 板块的日活跃独立钱包数突破 450 万个,占据了 19% 的市场份额,几乎与链游持平,较年初的 9% 有显著提升。这种增长并非炒作驱动,而是结构性转变的体现:AI 代理正在成为链上交互的新前端。

 

这些代理不再只是自动化程序,它们能理解上下文、基于目标执行复杂任务,甚至代表用户决策。这种模式正在重塑去中心化交互的范式,推动区块链应用从“用户点击”走向“代理主导”的智能化阶段。

 

与此同时,AI 相关项目在资本市场上亦表现强劲。截至 2025 年 6 月,AI 代理相关融资总额已达 13.9 亿美元,超过 2024 年全年水平。市场虽然仍具波动性,但正在构筑一条通往 AI 原生 Web3 的技术和资本通道。

 

AI 代理的演进路径 从自动脚本到智能助手

 

AI 代理是一种自主执行任务的智能体,能够基于用户指令、链上数据或外部环境独立做出决策。在 Web3 中,这类代理呈现出多样化形态:有的用于 DeFi 自动交易与资产再平衡,有的出现在去中心化社交平台中管理用户身份与互动,还有的在链游中作为“游戏搭档”陪伴或对战。

 

Virtuals Protocol 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代理平台,自 2024 年 11 月上线以来,已有超过 1.7 万个 AI 代理部署,平均每天新增超 85 个。大量用户开始通过这些代理实现“链上自动化”,提升效率、拓展能力边界。例如,一位普通用户可通过设置策略,委托代理在 Uniswap 做市,或在 Friend.tech 回复消息、管理社交关系。

 

AI 代理的兴起不仅降低了链上操作门槛,也催生出“代理经济”这一新物种。这个正在快速成型的新领域,有望成为继 NFT、DeFi 之后 Web3 的下一个基础层应用。

 

AI 代币的双面性 实用价值与市场热潮并存

 

与 AI 代理一同涌现的是大量围绕代理叙事发行的代币。这些代币有三种主要功能:

 

- 其一,用于访问代理系统中的高级功能(例如部署权限、数据调用);

 

- 其二,支持社区治理和经济激励;

 

- 其三,成为融资和流动性的工具,驱动项目开发。

 

然而,代币市场也面临“炒作过热”的挑战。尽管当前 AI 代币总市值已达 59 亿美元,但相较于 6 月初的高点 166 亿美元,短短几周内已下滑 64%。这说明资本虽已进场,但泡沫化现象明显。部分代币甚至脱离实际应用,仅凭“AI”标签募资,技术基础薄弱、产品落地模糊。

 

但整体趋势仍然积极。一些拥有真实使用场景和成熟代理系统的项目,正在建立新的代币经济模型,以实现使用驱动增长,取代投机驱动增长。未来的关键在于:谁能将“AI 功能性”与“代币经济模型”深度融合,打造具备自持续增长能力的 AI 基础设施。

 

底层基础设施是决定 AI 代理成败的关键

 

AI 代理之所以能够在 Web3 蓬勃发展,离不开支持其运算、部署与执行的底层区块链平台。从 2025 年上半年数据来看,Matchain、opBNB 与 Nebula 成为最活跃的三条 AI 支持链。

 

Matchain 凭借社交代理与工具型代理的集成优势,每日活跃用户接近 190 万,成为当前 AI 基础设施的领跑者。opBNB 与 Nebula 则分别在轻量级游戏代理和可嵌入式 AI 应用方面展现出技术适配能力。

 

尽管目前这些平台上的代理系统仍以实验性为主,但伴随着交互标准和训练框架的完善,它们将成为 AI 代理规模化部署的关键平台。Web3 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智能体,更是一套能支撑高频、高并发链上交互的底层体系。

 

全球用户结构揭示出代理使用的多样性

 

AI 代理虽运行于链上,但其用户分布具有强烈的全球化特征。据 DappRadar 数据显示,2025 年前六个月中,欧洲用户在 AI dApp 交互中占比 26.2%,亚洲为 21.9%,北美占 15.8%。此外,33% 的流量来自未明确归类的“其他”地区,涵盖中东、非洲及拉美用户。

 

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差异正在影响代理设计方向。欧洲用户更偏好与身份相关的社交代理,亚洲市场更关注 DeFi 自动化策略与资产管理,而北美市场的创新多集中在游戏化代理与生成式内容助手上。

 

这一全球化格局暗示未来 AI 代理可能进入“本地化微进化”阶段:语言模型本地化、行为决策区域化、功能适配差异化将成为构建全球代理系统的关键。

 

资本持续加码 AI 代理成为 Web3 投资新焦点

 

截至 2025 年 6 月,AI 代理项目共完成 13.9 亿美元融资,较 2024 年增长近一成,已接近区块链游戏与基础设施赛道的年融资规模。这一趋势标志着资本正逐步将 AI 代理视为 Web3 发展的“战略高地”。

 

这类投资集中在三个方向:

 

- 第一,面向开发者的开放代理框架和 SDK;

 

- 第二,集成式平台,例如 Virtuals、Neuron 等构建一站式代理创建、部署与变现系统;

 

- 第三,与特定应用场景结合的垂直类代理,如链上财务顾问、游戏 NPC 工具包、AI NFT 管理器等。

 

相比中心化 AI 企业动辄上百亿美元的融资体量,Web3 代理生态尚属初期。但它的潜力在于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构建代理、训练模型并部署运行,这使得 Web3 的 AI 叙事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与社区参与度。

 

结语:AI 代理是 Web3 的新原语,而非短期热点

 

AI 代理的爆发不仅是技术升级的结果,更是 Web3 互动逻辑的一次深度变革。随着链上生态从“用户主导”向“智能体协作”过渡,AI 代理将逐步内嵌到金融、社交、游戏等每一个 Web3 场景中。

 

虽然当前仍存在泡沫、炒作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但趋势已经明确:AI 代理将成为下一代链上应用的中枢。代币经济或许会经历淘汰赛,但真正具备实用性、治理价值与社区驱动机制的项目终将脱颖而出。

 

在这场“代理化”的变革中,关键不在于谁率先推出新模型,而是谁能率先完成从工具到生态的跃迁。在未来的 Web3 世界中,你或许不再是使用者,而是由代理替你工作、选择、交互的幕后主导者。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