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成为以色列与伊朗暗战新战场 神权政体下加密生态蒙阴影

近年来,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已超越传统军事领域,波及到了数字世界和加密货币市场。2025年6月18日,伊朗最大加密交易平台 Nobitex 遭遇了自称“捕食麻雀”(Predatory Sparrow)的亲以色列黑客组织的毁灭性攻击,约9000万美元加密资产被窃。该事件不仅暴露了伊朗庞大且隐秘的加密市场,也揭示出在神权政体治理下的加密生态所面临的复杂困境与挑战。

 

战火背后的数字战线:加密市场如何成为地缘政治新焦点

 

在伊朗政府实施大规模封网限速,甚至局部断网的严峻信息管控下,民众更关心战争及生存问题,然而,暗潮涌动的加密市场却逐渐成为双方较量的新战场。黑客组织“捕食麻雀”公然宣称对 Nobitex 的攻击是对伊朗利用加密货币绕开国际制裁、资助“恐怖主义”的打击,盗走资金后将资产转入带有反伊朗信息的账户,意在传递强烈政治信号。

 

这起事件震惊全球加密行业,也反映出伊朗在全球唯一全面推行伊斯兰神权统治国家的背景下,如何深度融合加密货币产业,以应对外部压力和经济困境。

 

经济与制裁压力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快速成长

 

伊朗对加密货币的兴趣,主要源自严厉的国际制裁和经济困境。美国等国对伊朗实施多轮制裁,限制其传统金融渠道,国际贸易和资金流转受阻。加密货币因其去中心化、跨境便捷的特点,成为伊朗及普通民众规避制裁、保障资产价值的重要工具。

 

据区块链安全公司 TRM 实验室数据显示,2022年流入伊朗加密交易平台的资金接近30亿美元,而 Nobitex 占据87%的市场份额,是连接伊朗与国际加密市场的主要枢纽。Chainalysis 资料显示,2018至2022年间,币安平台累计处理近80亿美元伊朗相关交易,其中 Nobitex 贡献了绝大部分。

 

伊朗本币里亚尔长期贬值,民众将资金转向加密资产以抵御通胀,视其为资产保值和多元化手段。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和跨境特征在此背景下尤为受欢迎。

 

伊朗政府的区块链尝试与矿业政策: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伊朗政府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出官方支持的 Kuknos 和 Borna 等项目,推动银行系统区块链化,提升金融效率与透明度。

 

得益于丰富能源资源,伊朗于2018年将加密货币挖矿合法化,并提供电价优惠,曾占全球比特币算力4.5%,年产值约10亿美元,用于缓解制裁影响。然而高耗能加剧电网负荷,2021年夏季因停电,政府曾短暂禁矿。非法矿场高耗能问题持续,电力监管趋严,矿工面临转地下和规避政策的压力。

 

从开放到收紧 伊朗加密政策持续收紧监管网

 

伊朗的加密监管政策经历了明显的摇摆:2018年开放合法矿业,2020年限制境内个人使用外矿币交易,2021年实施夏季禁矿,2022年加大广告与矿机销售管控力度。2024年底,政府出台新规试图封锁境内加密货币兑换交易,2025年实施交易平台“宵禁”制度,仅允许每日特定时间段运营。

 

此类举措体现了伊朗当局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能源安全之间的艰难平衡,也反映了加密市场在神权政体下的复杂生态。

 

宗教视角下的加密货币争议与政策导向

 

作为伊斯兰共和国,伊朗在加密货币发展上需兼顾伊斯兰教法(Sharia)。教义禁止高利贷与赌博,部分保守派因此对波动剧烈的数字货币持质疑态度。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较为开放,强调数字货币须符合法律法规,不必然违反教法。

 

但宗教学者意见分歧,如著名大阿亚图拉 Makarem Shirazi 表示加密货币存在多重不确定性,不符合伊斯兰金融原则。伊朗官方在实际监管中,强调需在国家许可和监管框架内开展,防范过度投机。

 

民众参与加密热情与潜在风险共存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及外部通信逐渐开放,伊朗民众参与加密交易门槛降低,年轻人和科技从业者对数字货币关注度提升。Telegram 上火爆的加密游戏“仓鼠快打”引发政府警告,宗教界批评其可能助长非法挖矿和投机。

 

与此同时,低加密知识水平使民众易遭诈骗,市场波动大,法律保护不足,许多家庭对加密资产持谨慎或观望态度。黑市匿名交易也加剧监管难度。

 

结语

 

在持续的战争阴影和严酷的网络封锁背景下,伊朗加密市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加密货币虽为伊朗经济与国际交往提供了一条特殊通道,但也因政治、经济、宗教和技术多重因素影响,面临巨大挑战。对普通伊朗人而言,眼前的生存压力远比虚拟资产更为迫切,而加密市场的发展能否突破重围,仍需时间和政策环境的考验。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