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热潮为何点燃不了Crypto的情绪引擎

尽管以亚马逊、沃尔玛、Meta为代表的一众Web2巨头掀起了一场“稳定币热潮”,资本市场也对这一动向迅速反馈(Visa股价应声下跌、Circle IPO热度持续),但加密原生世界却罕见地保持冷静甚至冷淡。没有舆论狂欢,也没有热钱涌入,反而有部分资金抽离Crypto、流向传统金融市场的概念股。

 

这场看似属于Crypto的“稳定币Summer”,为何却难以引燃Crypto Native的情绪?Arthur Hayes的最新长文给出了关键解释,也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事实:稳定币的增长,未必意味着Crypto的繁荣。

 

一、Crypto对稳定币叙事为何“无感”?

 

过去几年,只要提到“主流采用”或者“大机构入场”,Crypto圈往往情绪高涨,市场一呼百应。但这一次,不论是沃尔玛试点结算代币,还是Circle登陆纽交所,Crypto原生社区却集体“划水”。

 

这种冷淡背后,其实折射出一组结构性错配:

 

1. 没有渠道,就没有稳定币生意

 

Arthur提到一个根本逻辑:“稳定币的本质不是技术优势,而是渠道控制。”回顾USDT的崛起,从来都不是靠技术领先,而是精准卡位“加密交易所+跨境资金搬砖”这一现实刚需场景。相比之下,那些宣称自己合规透明、技术先进的新兴稳定币项目,若无流量渠道与真实使用场景支持,基本只能沦为边缘产品。

 

哪怕如Circle这样拥有强监管背书和合规护城河的发行商,也仍需与Coinbase这类交易所共享一半利息收益,以换取流通分发的能力。这说明,在稳定币商业模型中,“谁控制了发行渠道,谁就拥有真正的护城河”。

 

这对Crypto原生项目而言,构成了巨大壁垒。多数加密项目并没有与现实世界连接的能力,也很难像Tether那样嵌入金融灰色地带。一旦主流发行渠道被Web2巨头占据,Crypto项目即便技术再优越,也可能彻底边缘化。

 

2. 散户无法共情稳定币叙事

 

Crypto的“原教旨散户”渴望的是10倍、100倍的高风险高回报,而稳定币天然“无波动、无投机空间”的属性,显然无法满足这种市场心理。对他们而言,Circle上市并不意味着财富新机会,反而可能代表“传统金融系统借Crypto扩张”的压迫感。

 

因此,从叙事张力上看,稳定币是Crypto的现实落地逻辑,却不是散户的情绪兴奋剂。

 

二、Web2巨头入场才是真正的格局变化

 

如果说稳定币本身并未打动Crypto群体,那么Web2平台的拥抱稳定币,则可能彻底重构加密生态的基础设施版图。

 

Arthur在文中指出,传统银行的稳定币机会“基本宣告失败”——受限于高监管合规成本、技术架构老旧、运营效率低下等结构性劣势,它们很难适应稳定币所要求的7x24小时、全球化无边界交易系统。这反而为Web2平台创造了新一轮“用户即渠道”的潜在垄断空间。

 

1. Web2稳定币将打通数十亿用户

 

一旦亚马逊推出用于Prime生态的美元稳定币,或沃尔玛将结算链路上链,这不仅是业务优化,更是将稳定币作为金融操作系统的前沿试验。用户无需知道背后是USDC还是USDT,使用中自然完成了Crypto基础设施的教育与渗透。

 

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稳定币不是Crypto的舞台秀,而是潜移默化的价值协议转移。当数十亿Web2用户逐步适应链上支付与稳定币账户,整个加密基础设施的价值也会被动重估——尤其是DeFi、链上AI代理、RWA等赛道的Infra需求将随之上升。

 

2. 稳定币的主战场已转向链下

 

这也意味着,稳定币并不属于Crypto圈内部争夺的蛋糕,而是Web2打向链下世界的武器。Crypto团队若执着于“做一个更好的USDT”,很可能方向上就已经错了。比起技术栈优化,拥有真实世界的用户关系和支付场景才是下一个竞争壁垒。

 

三、IPO潮来袭 市梦率与现实估值的错位

 

伴随Circle高调IPO,稳定币Summer也被资本市场迅速包装成“下一个AI”概念。紧随其后的将是一大批打着“数字美元”“链上支付”旗号的初创项目寻求上市或融资,它们未必具备发行渠道、技术壁垒或市场渗透力,但在流动性泛滥与主题投机的驱动下,可能迅速获得泡沫性估值。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部分Crypto资金选择出逃至美股:热钱永远逐利,叙事溢价大于技术实现的阶段,资本更看重“谁会被炒作”,而不是“谁能落地”。

 

Arthur提醒得很准确:Circle IPO不过是序幕,更多的模仿者正跃跃欲试。但对散户而言,这波泡沫与其说是“机会”,不如说是“舞台剧”,参与难度高、退出风险大,倒不如冷静旁观。

 

四、稳定币Summer的真正价值:Crypto走向主流商业的转折点

 

尽管Crypto原生圈对稳定币Summer兴致不高,但从更高视角来看,这场演化代表着加密技术与主流商业模式的首次深层交汇。

 

从2017年ICO到2021年DeFi Summer,再到2025年的稳定币Summer,加密叙事正在不断从“金融投机”走向“系统工具化”。这意味着,Crypto正在逐步摆脱作为“高风险资产池”的标签,向着“全球商业操作系统”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稳定币是最可落地、最可监管、也最能被传统体系接受的Crypto形态。它不是终点,却可能是加密世界抵达现实世界的钥匙。

 

总结

 

稳定币Summer为何难燃Crypto情绪?因为它不是狂热的投机主题,而是冷静的制度演进。它不属于原生投机者的短期暴富逻辑,却是构建长期加密经济体的底层基石。

 

这不是一个容易炒作的夏天,却可能是Crypto真正破圈的开始。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