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区块链平台之一,以太坊(Ethereum)因其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原生资产ETH,被誉为数字经济中的“数字石油”。与比特币(BTC)定位为“数字黄金”相比,ETH不仅仅是价值存储,更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燃料。2025年6月发布的《The Bull Case for ETH》报告深入分析了ETH的独特优势及其未来成长潜力,本文将围绕这些观点展开,探讨ETH为何成为机构投资者和数字经济生态中的关键资产。
多功能性使ETH超越单一价值存储
比特币以其稀缺性和防通胀属性广受认可,主要被视为价值储存工具,而以太坊的ETH则拥有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ETH不仅是交易费用的支付工具,更是整个以太坊生态的“燃料、抵押品和收益资产”。
- 交易燃料:ETH用于支付以太坊网络上所有交易费用,包括稳定币转账、去中心化金融(DeFi)、现实世界资产(RWA)发行等。交易费的销毁机制导致ETH供应随着网络使用增长而减少,增强稀缺性。
- 抵押品角色:ETH作为非主权、抗审查的数字资产,成为数十亿美元稳定币和金融应用的基础,是智能合约体系中最具信任度的资产。
- 质押收益:持有者通过质押获得年化回报,约28%的ETH已被锁定质押,保障网络安全。相比之下,比特币的安全性依赖能源密集型挖矿,未来面临矿工激励减少带来的挑战。
因此,ETH不仅能满足价值储存需求,还能直接从数字经济的增长中获益,呈现出比BTC更全面的价值潜力。
货币政策设计展现更高的可持续性
以太坊自2022年9月“合并”后,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机制,极大改善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 年发行率限制为1.51%,实际发行率约0.09%,远低于大多数法币和比特币。
- 80%以上的交易费被销毁,使ETH在高使用率下可能成为通缩资产。
- 权益证明机制相比比特币挖矿大幅降低网络维护成本,减少因能耗带来的环境和经济压力。
相比之下,比特币2100万枚的硬上限虽然强化稀缺性,但逐渐递减的区块奖励可能削弱矿工激励和网络去中心化。以太坊动态调整的发行和销毁机制则为其货币政策提供了更稳健的基础。
生态系统规模带动ETH价值提升
以太坊主导了全球代币化资产和机构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掌控超过81%的代币化资产和60%的稳定币市场,托管资产规模达7670亿美元。包括黑石、摩根大通、富兰克林邓普顿等顶级机构均依赖以太坊进行资产数字化。
此外,以太坊的Layer-2扩展方案(如Base、zkSync)有效提升了交易速度和降低成本,获得Coinbase、德意志银行等机构采用。2025年推出的账户抽象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与传统金融的兼容性。
相较而言,比特币链功能较为单一,缺乏智能合约能力和多样化生态,难以支持复杂金融和机构级应用。
估值潜力远超传统现金流模型
报告指出,ETH的估值应参照全球储备资产规模,结合石油的实用性、黄金的稀缺性和债券的收益特性,长期估值潜力可达85万亿美元,折合每枚ETH约70.6万美元。短期目标价在8000美元,中期目标价8万美元,展现巨大上行空间。
当前ETH价格远低于2021年峰值,且ETH/BTC比率自2022年以来大幅下跌,市场对其价值存在明显低估。随着机构采用加速及监管趋明朗,ETH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相比之下,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估值增长受限,难以实现类似多元价值捕获。
AI与以太坊融合驱动未来增长
展望未来,以太坊被视为AI经济的基础设施。AI代理和自动化经济需要可编程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服务,以太坊智能合约和强大的开发工具链正好满足这些需求。ETH作为原生货币,将直接受益于AI驱动的经济扩张。
比特币缺乏智能合约和复杂生态支持,在AI时代难以发挥类似作用。
结语:以太坊作为数字经济核心资产的独特价值
ETH作为数字经济的“数字石油”,凭借其多功能性、可持续货币政策、庞大生态和未来潜力,远超单一价值存储的比特币。当前的市场低估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非对称机会。随着机构投资和AI融合的加速,ETH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多元化数字资产组合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