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支付领域,Airwallex以其“秒到+万分之一费率”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广受关注。然而,Airwallex创始人Jack Zhang关于稳定币的看法却引发了广泛讨论。他认为稳定币尚未解决根本痛点,且难以在全球支付中获得广泛落地。这一观点虽然在欧美G10货币圈表现尚佳,但忽视了全球支付市场的复杂多样和潜在变革。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解读这一话题,揭示为何稳定币或将重塑未来支付生态。
一、“0.01%费率+秒到账”只是G10市场的局部胜利
Jack Zhang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强调,Airwallex在美元与欧元等主要货币对之间已将手续费降至0.01%,资金实时到账,甚至认为链上结算并不一定更快。这在伦敦、纽约、法兰克福这样金融基础设施成熟的G10黄金走廊里确实堪称极致。
但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远不止这些发达经济体。统计显示,全球85%的跨境支付流量发生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的支付痛点远超过“费率与速度”的简单维度:
- 阿根廷的自由职业者面对银行动辄三天到账、3%以上手续费的困境;
- 肯尼亚到尼日利亚的商户需经过多层对应银行盘山式转账,费时费力;
- 土耳其进口商周末无法支付定金,因银行周末关门。
而在这些被传统金融忽视的区域,稳定币交易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爆发式增长,半年内翻三倍,成为不容忽视的金融新力量。
二、三条关键曲线解读稳定币崛起背后的驱动力
1. 拉美市场的美元荒推动链上美元需求
2021年,拉美地区稳定币市场规模仅200亿美元,2024年激增至680亿美元,上半年更突破750亿美元。高通胀环境、美元流动性紧张、银行系统周末停摆,这些因素强烈驱动资金迁移至链上,用户不再追求“最低费率”,而是“即时到账”的刚需。
2. 巨头押注稳定币生态扩张
Stripe斥资11亿美元收购Bridge,Visa则将稳定币结算链路快速接入拉美主要市场。支付巨头的战略目标不仅是压低FX点差,更重要的是“锁定用户资金”,将支付网络转型为金融生态闭环,涵盖托管、理财、信贷等多元服务,从而扩大生态红利。
3. 华尔街投资者对Circle的热捧
Circle凭借USDC储备的国债息差收入,2023年净赚7.8亿美元。IPO上市后股价迅速翻倍,体现资本市场对稳定币网络效应和现金流模型的认可。随着更多企业接受USDC,稳定币的出金压力减轻,竞争带来的费率争议自然消退。
三、费率和速度之外的隐形成本才是最大挑战
许多支付方案只盯着表面上的手续费,却忽略了交易背后的复杂成本:
- 传统银行跨境支付存在T+2结算延迟;
- Nostro账户的资金预存压榨流动性;
- 严格的KYC多头审核增加合规负担。
这些因素构成跨境支付利润的“黑洞”,即使Airwallex将费率降至万分之一,也难掩流动性和合规成本的庞大压力。
一旦这些摩擦被技术和监管“代码化”,传统优势将被不断侵蚀,稳定币凭借链上高效透明的特性,将逐渐成为更优选择。
四、稳定币已在三大实际场景跑赢传统银行
1. 美元兑阿根廷比索薪资支付
由于外汇管控和银行周末停摆,传统银行跨境支付动辄需数天。USDC钱包资金五分钟内到账,综合费率约1%,既满足雇主需求,也被员工接受。
2. 肯尼亚-尼日利亚中小企业贸易款项
两国无直接银行清算渠道,依靠稳定币链上P2P支付实现全天候结算,费率维持在1%~2%,大幅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3. 全球企业周末流动性调度
银行在周末关门,企业资金流动受限。链上资金秒级调度让财务部门得以安全获利4%年化收益,并能在工作日即时转出发薪,极大提升资金利用率。
这些并非高调炫目的创新,而是支付系统中最厚实、最有利润空间的“长尾市场”,正是稳定币发力的关键战场。
五、2026年前后,稳定币生态飞轮将加速运转
- 银行系稳定币发行激增
随着欧盟MiCA法规生效,预计至少十家欧洲区域银行将推出自己的欧元稳定币,推动监管与创新并进。
- 超级应用催化用户迁移
Grab、MercadoPago等大型平台已在灰度测试USDC钱包,一旦正式启用,数千万用户将瞬间接入链上支付生态。
- 链上闭环金融生态形成
从商户收款、供应链支付、员工工资发放到理财收益,全流程在同一网络实现,传统Off-ramp手续费将逐步归零。
- 企业财务管理大迁徙
德勤预计,到2027年,财富500强企业将有10%的闲置现金停留在收益型稳定币账户,活期存款被稳定币收益大幅蚕食。
到那时,G10货币走廊0.01%的费率优势,犹如2010年电信运营商拼命砍长途费,却挡不住WhatsApp免费通话爆发式增长。
六、Circle IPO揭示的未来支付新格局
Circle的成功向市场证明:“便宜快速的跨境汇款只是开端,重新构建金融基础设施才是主旋律。”
Airwallex在G10市场的精细打磨无疑是行业领先,但这只覆盖了全球15%的市场。剩余85%的世界正在发生支付规则的深刻变革,跑道和计分方式已经发生改变。
未来,资金将如邮件般自由流动,届时没人会计较邮票是1分还是0.1分,关键是邮件能否快速准确送达。
这场全球支付格局的洗牌已经开始,只有真正看清全局、拥抱创新的参与者,才能避免在起跑线上自缚手脚,抢占未来金融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