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以太坊仍被视为比特币的“跟随者”,以其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艺术以及智能合约上的创新而受到关注。对于传统投资者而言,它远非理想的资产,许多人甚至认为它过于波动、投机性强,缺乏实际应用。然而,2025年时,以太坊已不仅仅是区块链世界中的先锋技术,它逐渐成为华尔街和全球企业关注的焦点。高盛和其他传统金融机构曾对其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对以太坊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高盛的错误预判与以太坊的演变
在2021年,高盛曾对以太坊进行过一番批判,称其“过于波动”且“投机性强”,还指出其智能合约技术被过度炒作,现实世界的应用有限。更甚者,高盛的研究团队认为,以太坊作为一种可编程货币,缺乏“合法的应用场景”。摩根大通当时也类似地将以太坊比作“宠物石”,并拒绝将其纳入投资组合,传统资产管理公司更是对此避之不及。
这种对以太坊的看法,实际上与互联网初期被质疑为“昙花一现”是如出一辙的过时观念。如今,随着监管的明确性和基础设施的成熟,曾经的质疑者已经在悄然改变立场。高盛开始投入资源搭建以太坊的交易基础设施,而摩根大通也通过其以太坊驱动的Onyx平台,处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与此同时,曾经回避以太坊的资产管理公司如今也在加速推出相关产品。
以太坊现货ETF的批准:标志性突破
2024年,以太坊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以太坊现货ETF的推出。与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属性不同,以太坊的监管框架曾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因为它支持的不仅仅是加密货币交易,还涵盖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和数字艺术市场等多种应用形式。这种多样性使得以太坊在监管层面面临更多挑战。然而,SEC最终批准了这一ETF,意味着以太坊在传统金融市场的合法性和可投资性得到了正式认可。
ETF的批准标志着一项重要的行业进步——以太坊已经从一个“实验性”技术,转变为被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和家族办公室等传统投资者所接受的资产类别。贝莱德(BlackRock)和富达(Fidelity)等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纷纷推出了以太坊相关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仅跟踪ETH的价格,还加入了质押奖励等功能,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持仓获得额外收益。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机构的“恐惧错过”(FOMO)心理,也表明以太坊正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新常态。
企业拥抱以太坊: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与比特币主要作为资产储备的角色不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以太坊作为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到实际的业务运营中。以太坊的可编程性为企业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处理数字货币、智能合约和复杂金融流程方面。
多家传统企业正在以太坊上构建业务。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将其管理的共同基金进行了Token化,投资者可以在区块链上持有数字份额,享受透明度和实时结算的优势。摩根大通通过其区块链部门Onyx,使用以太坊兼容网络(如Polygon)进行Token化存款和资产互换的测试。亚马逊AWS和谷歌云则为企业提供以太坊节点服务,帮助它们轻松接入网络,避免自行构建基础设施。微软与ConsenSys合作,探索如何利用智能合约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这些举措表明,以太坊不仅限于加密原生项目,而是正在逐步渗透到传统行业和企业的核心运营中。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管们已经不再质疑区块链技术的潜力,而是专注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商业流程中,尤其是在供应商支付、供应链融资等方面的智能合约自动化。
以太坊对机构的吸引力: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以太坊的吸引力来源于它能够将资产数字化、Token化并进行编程。无论是美元、股票、房地产,还是碳信用等资产,都可以通过以太坊进行管理。结合以太坊上的稳定币(如USDC和USDT),构建全新金融操作系统的基础得以实现。企业无需通过传统银行渠道,就能进行跨境即时结算、基于合同的可编程支付和透明但可控的交易。以太坊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效率、透明度和去中心化提供了可能。
此外,二层网络(如Arbitrum和Optimism)为以太坊提供了额外的扩展能力,降低了费用并大幅提高了交易速度。这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在以太坊上构建业务。
同时,像BTCS Inc.这样的公司也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帮助它们在参与以太坊生态系统时规避技术复杂性。BTCS专注于企业级以太坊验证节点的运营,这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网络安全性、韧性和透明度,增强了机构的信任。
展望未来:以太坊的金融新纪元
未来,随着以太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有望成为全球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层。我们讨论的不再是简单的加密货币交易,而是智能合约驱动的自动化借贷、可编程保险、Token化房地产以及全天候运作的供应链融资。更重要的是,以太坊将能够与各国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进行无缝衔接,打破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与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之间的壁垒。
此外,以太坊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监管框架的明确化。在金融机构纷纷构建以太坊产品时,监管机构有强烈的动机制定合理的法律框架,而非全面限制。这将进一步促进以太坊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机构采用还处于初步阶段,但这一转变已经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以太坊正在从一个“实验性”技术平台转变为全球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推动着金融、企业运营和全球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