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正推动一项名为“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GENIUS)的法案,旨在为支付型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营制定统一的联邦监管标准。这被视为美国历史上首次系统性立法尝试规范稳定币领域,然而这项法案同时引发了业内和学界广泛的担忧,认为它可能成为金融风险的“慢动作车祸”。
法案允许科技巨头无门槛进入银行业务
最受关注的争议点在于,GENIUS法案实际上允许大型科技公司如Meta、亚马逊、谷歌等成为事实上的银行,发行自己的稳定币,且监管力度极为有限。美国知名法学教授Hilary Allen指出,这种安排存在极大风险。她曾参与国会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的委员会,深知“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巨大影响,而如今一些科技巨头的规模和影响力远超传统金融机构。
Allen警告称:“最大的科技平台如果成为银行,它们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将远超2008年危机。”而目前法案中对于科技巨头的监管门槛几乎不存在,这意味着这些公司能够轻易地发行稳定币并进行金融操作,缺乏有效的审查和约束。
稳定币风险与历史金融危机有惊人相似之处
支持者认为,只要稳定币有100%现金储备支持,就不会发生类似银行挤兑的风险。但Allen反驳称,这是一种“过于乐观”的假设。她指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与稳定币的运作结构极为相似,而货币市场基金在2008年和2020年都曾爆发挤兑并导致政府干预救助,这表明稳定币同样面临挤兑风险。
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曾引发稳定币市场的震荡。当时硅谷银行持有超过30亿美元的USDC储备,银行倒闭导致该稳定币面临极大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介入救助。Allen担忧,这可能成为常态,美国或将陷入必须频繁救助大型科技金融平台的境地。
消费者保护措施严重不足
除金融稳定风险外,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样被业界质疑。康奈尔大学国际贸易教授Eswar Prasad指出,GENIUS法案在保护消费者和限制科技公司随意发行稳定币方面措施缺乏力度。此外,特朗普政府曾推行对加密货币宽松监管的政策,表明即使有规定,也难以保证严格执行。
民主党态度转变背后的复杂考量
虽然民主党部分成员最初反对该法案,担忧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持有影响政策公正性,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些民主党参议员选择妥协。弗吉尼亚州参议员Mark Warner表示,区块链技术发展不可阻挡,美国如果不主动立法塑造规则,将被其他国家抢先布局。
这反映出美国在加密监管领域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害怕潜在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担心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导致监管政策出现摇摆和妥协。
结语
GENIUS法案的推进暴露了当前稳定币监管面临的巨大挑战。科技巨头借助稳定币进军银行业务,可能引发新一轮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监管的缺失,使得这种风险难以有效控制。未来,美国立法机构如何在促进创新和防范金融危机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加密领域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发展的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