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引发连锁反应 美银警示美元持续走弱压力加剧

自2025年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大规模关税以来,美元尽管一度尝试反弹,但整体走势依然疲软。多位分析师认为,尽管美元目前依然稳居全球储备货币的核心地位,但其下行趋势远未结束,未来面临更多不确定和挑战。

 

美银全球研究部门在最新利率与货币策略报告中指出,关税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经济衰退风险以及美国财政政策的持续压力,共同拖累了市场表现。报告强调,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一个“动荡不安的夏季”,美元相较于其他主要货币普遍被高估,预计将继续承压走弱。

 

尽管标普500指数在特朗普宣布关税的初期冲击后有所反弹,但美元表现却未见强劲复苏。根据FactSet数据显示,自关税消息公布后,ICE美元指数已经下跌了近4%。虽然中美近期达成的90天临时关税协议给美元带来短暂缓解,但美银策略师对美元的中期前景依然持悲观看法,认为关税持续存在将推动通胀上升,经济活动减缓。同时,他们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可持续性问题表示严重担忧。

 

经济学家Dario Perkins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美元现状,认为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正面临历史性变迁。他指出,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周期通常持续近百年。美元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以来,长期主导国际金融体系。即便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的挂钩,这一决定虽打破了原有体系,但美元依然接管了全球货币体系的主导权。

 

Perkins强调,世界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为美国提供了特殊优势,使其不易遭遇类似其他国家的资本骤停和国际收支危机。尤其在全球金融动荡时期,投资者倾向追逐“安全避风港”,美元资产因此备受青睐。

 

然而,特朗普政府内部对美元的看法却颇具争议。部分核心成员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视为一种负担,认为强势美元造成了美国制造业的流失及长期贸易逆差。他们认为,美元的“被高估”汇率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重要根源。

 

Perkins批评这种观点是基于对美元霸权机制的误解。他认为,即便美国保持货币主导地位,美元仍有充足理由出现贬值,甚至可能大幅下跌。特朗普政府目前推动的贸易和财政政策实际上正在削弱美国经济,同时刺激其他国家采取行动来应对美国的经济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美元走弱。

 

尽管如此,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短期内依旧难以被替代。Perkins提醒投资者,应认识到美国“例外主义”时代正在走向终结,美元汇率的下滑趋势已不可避免。即使没有明显的外部冲击,美国政府选择的政策路径也注定了美元的持续贬值。

 

未来,美元将面临更多内外部挑战:

 

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重塑和物价上涨压力

 

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居高不下,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受质疑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联盟的深刻变化促使多极货币体系加速形成

 

其他主要经济体加快推动本币国际化,削弱美元垄断地位

 

综合来看,美元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期。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警惕美元走弱对国际资本流动、贸易格局以及全球金融稳定带来的深远影响。美国若不能有效应对内外挑战,美元霸权时代或将逐步走向终结,全球货币格局将迎来深刻变革。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