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加码比特币ETF与CEO批判言论形成鲜明反差

摩根大通在比特币市场的最新布局与其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的强硬表态形成了明显反差。尽管Dimon一再批评比特币和更广泛的加密资产类别,但该银行却在实际操作中悄然扩大了对比特币ETF的持仓,引发了市场对其“言行不一”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CEO态度坚决但行动现实主义

 

在摩根大通近期举行的投资者日活动上,Jamie Dimon再次明确表示自己“并不看好比特币”,并重申其对加密资产的深度怀疑。他称比特币毫无内在价值,不仅无生产性,还可能被用于洗钱与犯罪活动。在过去几年间,Dimon多次用“庞氏骗局”“宠物石”“犯罪工具”等词语抨击比特币,并在2023年的参议院听证会上建议美国彻底封禁该行业。

 

尽管如此,他在此次发言中也承认客户对比特币的需求正在上升。他表示:“我不鼓励吸烟,但我尊重你吸烟的权利。我也不会建议购买比特币,但我会捍卫你交易它的自由。”这似乎显示,摩根大通在面对客户需求时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即便CEO个人依然持保留意见。

 

Dimon同时也澄清,摩根大通目前无意提供加密资产的托管服务。这一表态表明该行在Crypto领域的介入力度仍然有限,意在规避监管风险与系统性暴露。

 

摩根大通实际操作展现出不同路径

 

尽管CEO表态强硬,摩根大通的操作却更为灵活与前瞻性。根据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25年第一季度13F报告,摩根大通在2024年初以来已大幅增持多个比特币相关ETF。截至3月31日,该行的Crypto相关资产总额达到1630万美元,远高于上一季度的100万美元。

 

其中,仅贝莱德旗下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基金(IBIT)持仓就超过26.3万股。此外,该行还持有Bitwise现货比特币ETF(BITB)、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及其Mini Trust ETF、富达的Wise Origin比特币基金(FBTC)等多种产品份额,并新配置了部分以太坊相关产品,包括Bitwise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以太坊ETF。

 

这些资产配置虽然仅占摩根大通4.4万亿美元总资产管理规模的一小部分,但其象征意义重大。它表明摩根大通正逐步建立对数字资产的间接敞口,并通过ETF这一合规渠道满足机构客户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需求。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头寸中有多少属于摩根大通的自营交易,又有多少是为了提供流动性或服务于客户需求。该行此前表示,其在部分ETF中的持仓可能是做市服务的一部分。

 

区块链技术战略悄然推进

 

与Jamie Dimon对区块链“并无太大意义”的断言相悖的是,摩根大通在区块链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在悄然深化。

 

该行旗下的区块链部门Kinexys本月早些时候完成了一项重要测试交易,首次将其私有链网络与公共Layer 1区块链连接,测试项目使用了通证化的短期美国国债和实时结算协议。该实验得到了Chainlink和Ondo Finance等Web3基础设施企业的参与支持。

 

目前,Kinexys每日处理的链上交易规模已超过20亿美元,并正计划通过摩根大通自研的JPM Coin通证扩大美元与欧元结算效率。这一战略部署表明,即便在批判公链与投机性资产的同时,摩根大通依然高度重视区块链在支付、结算和资产通证化等场景的长期潜力。

 

华尔街对加密资产的两面性

 

摩根大通的案例揭示出华尔街巨头在面对新兴资产类别时所采取的“理性分裂”策略。一方面,管理层出于品牌、监管或个人信仰仍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在客户需求与市场演进的推动下,企业机构不得不逐步适应变化、调整策略,以免错失潜在机会。

 

Jamie Dimon的个人立场并未妨碍摩根大通在比特币ETF上的实际操作,这种“表面保守、行动灵活”的模式在其他大型金融机构中也屡见不鲜。贝莱德、富达、高盛甚至Citi均在过去一年内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对比特币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介入力度。

 

结语:否定无法阻挡时代趋势

 

从摩根大通的态度转变可以看出,即使是最传统的华尔街银行,也不得不正视比特币以及广义Crypto资产的制度化趋势。监管框架趋于清晰、现货ETF获得批准、资产通证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正逐步“被动拥抱”这一新兴市场。

 

Jamie Dimon或许仍不相信比特币本身的价值,但正如他所说:“你不能阻止人们买它。”而华尔街终究要为客户服务,而非为CEO的偏见买单。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