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链的崛起与基础层区块链价值的深刻转变

近年来,加密基础设施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核心特征是区块空间的边际成本迅速下降,趋近于零。这一转变带来了行业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第一层区块链(L1)不再凭借早期的先发优势或单纯的原生生态成为市场垄断者,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廉价商品”,基于性能、成本和互操作性展开激烈竞争。

 

区块空间价格趋零的必然与挑战

 

就如同过去带宽和计算能力成本的不断下降一样,区块空间的价格也在快速滑落。面对这一趋势,唯有那些能够实现自我补贴增长、创造非通胀性收入、并且为应用层提供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才能在未来的生态中存活并发展。反观现状,L1区块链的价值逻辑正从“协议溢价”向“真实效用和服务能力”转变。用户和应用开发者不再盲目追求高TPS或炫酷技术参数,而是看重链的实际承载力和能否深度嵌入应用流程。

 

胖协议论的局限与胖应用论的崛起

 

2016年,Joel Monegro提出了著名的“胖协议论”,强调区块链价值主要集中于基础协议层,如以太坊和Solana,而应用层则相对薄弱。这一观点在过去八年内有力解释了加密市场的资金流向和估值结构。基础设施项目获得了大量风险投资支持,而应用层项目的估值和收入倍数始终低于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成熟,这种模式正面临质疑。数据可用性层(DA)和其他基础设施组件正逐渐商品化,基础设施的价值边际正在被压缩。与此同时,成功的应用正在通过构建“主权应用链”实现垂直整合,主动掌控交易排序和最大化MEV(最大化可提取价值)的捕获,从而捕获更多的价值。

 

这就是“胖应用论”——即未来最有价值的主体将是那些能够深度掌控用户需求、订单流和交易执行的应用,而非单纯依靠底层协议生存的L1链。诸如Uniswap、Hyperliquid、Jupiter这类持续产生手续费收入的应用正在成为加密生态中的商业中坚。

 

应用链的垂直整合与价值捕获

 

垂直整合对于应用来说,是堵住价值外泄的最有效路径。随着应用用户规模和交易量的增加,放弃垂直整合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基于此,市场中出现了诸如Unichain和JupNet这样的“应用链”趋势,它们不仅运行自己的应用逻辑,还控制链上资源和交易排序权,进一步压缩了L1协议层的利润空间。

 

这种趋势改变了加密行业的价值分配模式。基础协议层逐步退化为结算和数据可用性的提供者,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TCP/IP或HTTP协议,更多承担连接和基础服务角色,而无法直接捕获大量经济价值。价值的重心正在向紧贴需求端、能够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应用链转移。

 

未来基础协议层的价值定位

 

关于基础协议层未来的价值存续,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基础费用将趋于零,基础协议仅作为结算层存在,其价值被下游应用全面内化,协议层本身难以捕获更多价值;另一种则认为,随着区块空间成本降低,应用需求和交易量激增,将带来更大规模的价值和费用积累,基础协议层的价值因此反弹。

 

目前看来,第一个观点占据上风。以太坊和Solana等主流L1已经看到自身的MEV捕获权逐步下降,90%以上的以太坊区块通过中继服务(如Flashbots)提议,MEV收益更多被搜索者和中继者抽取,而非验证者。部分创新应用通过链下求解器网络绕过了公共内存池及MEV,这种趋势进一步削弱了协议层的价值捕获能力。

 

低成本空间释放的新机遇

 

尽管区块空间趋近零价,反而带来需求激增和应用爆发的可能。类似计算能力下降催生互联网热潮,区块链的低交易费用或将解锁大量新应用和用例,尤其是在可编程状态协调领域。以太坊和Solana不仅是交易结算层,更是支持去信任化计算和复杂状态管理的基础平台。

 

这意味着,网络需求量将随着使用成本降低持续攀升,网络总费用收入可能保持稳定甚至增长,代币估值也会与此相呼应。然而,价值将更多体现在应用层的直接收入和价值捕获上,而非基础协议层的代币价格。

 

资本分配的转折点与未来趋势

 

从投资视角来看,目前正处于加密行业价值分布的拐点。过去几年,数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不断推高L1的估值,形成了虚高的“协议溢价”。然而随着市场成熟和基础设施商品化,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基础链和应用链的价值。

 

未来周期的赢家不再是追求极端TPS的链,而是聚焦实用性、靠近需求端、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应用链。这些应用能够持续产生手续费收入,控制订单流和交易排序权,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收入增长。链的架构和性能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其生态能否承载真实、稳定且具价值的交易和服务。

 

新兴项目如Monad、Bera和Story Protocol等,已经展现了在融资和生态建设上的野心,但市场对它们的估值是否合理仍待观察。整体来看,未来资金更多会流向那些能够体现“胖应用论”理念、专注于深度整合和价值捕获的应用项目。

 

总结

 

加密行业正在经历从“胖协议”时代向“胖应用”时代的转变。基础协议层逐渐商品化,价值更多向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的主权应用链转移。廉价的区块空间为应用创新提供了土壤,而资本和市场的重新定价正在推动生态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最懂得如何将区块链基础设施与商业应用深度结合的创新者,而非简单追求性能指标的L1链。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