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自我修复之路:重建主网地位与产品货币飞轮

重新启动增长引擎

 

自2023年以来,以太坊陷入了成长停滞的困境。一度以“全球加密金融操作系统”姿态领先行业的它,主动削弱了自身L1主网的可用性,鼓励开发者向Layer2迁移,甚至对部分新兴产品类型进行“道德评判”,从而失去了作为创新平台与价值中枢的光环。

 

过去,以太坊是唯一能够承载大规模开发者与用户的开放平台,ETH 本身也因其稀缺性和生态绑定性逐渐走向“货币化”。但随着流量和资本被分流至其他高性能L1和Rollup链,这一闭环被打破:产品失去用户,用户不再带来资本,ETH 也因此失去作为网络燃料与价值锚的地位。结果是,ETH 的估值模式从“货币”转向“科技股”,不再享受叙事红利,只剩理性折现。

 

要扭转这种趋势,唯一的出路是重建“产品-货币”飞轮,让以太坊重新以主网为核心,成为所有链上创新的起点与终点。这意味着不仅要在技术上增强 L1 执行力,更要在战略层面重拾平台型思维,把 Rollup 视为客户而非继承人,把主网作为所有链上资产的默认发行地与结算层。

 

ETH 的“货币化”神话是如何诞生的?

 

回顾2021年,ETH 的价值飞升不仅是牛市红利,更是市场对其网络效应的投票。当全球法币因疫情泛滥而信用受损时,人们重新寻找价值锚定物——BTC 是答案之一,但ETH 提供了更高阶的解释:货币不仅可以由“固定供应”定义,也可以通过“协议收入与生态绑定”构建。

 

彼时的以太坊形成了一套有机增长机制:

 

应用推出 → 吸引用户 → 用户推动流动性与资金 → 吸引开发者与资本 → 协议收入增加 → ETH 价值提升 → 再投资于更多应用开发。

 

这是一种典型的正反馈循环,类似音响系统中的回授、病毒的指数传播,越强越难中断。而 ETH 正是这一机制的价值捕获中枢,因此获得了“新货币”的标签。

 

为什么这一循环被打断?

 

问题出在以太坊主动削弱了自己主网的地位。

 

当Rollup被推上扩容路线图的C位时,以太坊的生态中心开始向外扩散。构建者不再默认在主网上部署,而是要在 Arbitrum、Optimism、Base 等多个L2中选择;用户不再统一聚集,而是陷入资产碎片化和网络割裂;钱包、DEX、预言机也面临整合难题,导致生态流动性急剧稀释。

 

ETH 不再是所有增长的受益者。它的价值不再基于主网热度,而是依赖于 Rollup 表现。由于 Rollup 通常有自己的代币,投资者若想“押注以太坊生态”,反而需要构建一篮子 L2 资产配置。ETH 从“默认货币”变成“中间商品”,信号强度迅速崩解。

 

与此同时,Solana 和其他高性能链则通过更快的执行速度、更低的交易成本吸引了原本属于以太坊的开发者与资本。例如,Solana 的 memecoin 狂潮在几周内锁定数亿美元流动性,而 ETH 因“主网贵、L2乱”而难以承接这一轮热潮。

 

市场如何惩罚了这种战略偏移?

 

ETH 的估值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不再将其视为“去中心化货币”,而是按照科技公司模式,用折现未来现金流的方式来估价。而L1 公链并不适合这一模型,因为协议收入高度波动、治理不稳定、竞争激烈。

 

ETH/BTC 汇率长期下跌,从2021年高点至今回落超70%,相较Solana更是跌幅超过84%。即使短期有暴涨(例如2025年5月的三日暴涨$700),也难掩整体相对弱势。

 

与此同时,比特币却迎来 Michael Saylor 式的巨额机构买盘,Solana 则在产品体验和文化氛围方面赢得草根开发者青睐。曾经属于以太坊的市场份额,被竞争者逐步蚕食。

 

以太坊的反思与转向

 

2024年后,以太坊生态开始出现信号调整。一些核心开发者与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过去的路径存在战略性错误。

 

这种调整并非突然转向,而是优先级的重新排序:以太坊必须优先强化主网L1,把它作为生态的基础与支点,而非将希望寄托在由多方控制、利益分化的L2网络上。

 

正如一位开发者所言:

 

“一个技术薄弱、碎片化严重的主网,将拖累整个生态——包括 L2。”

 

新的战略目标逐渐明朗:

 

- 提升主网吞吐量(目标10倍Gas上限);

 

- 推动原生 zkEVM 集成,提升L1智能合约扩展能力;

 

- 加强 L1 与 L2 的互操作标准,统一通信协议与资产桥梁;

 

- 鼓励L2作为服务提供方存在,而非主导路线图的平行治理结构。

 

重建谢林点:以太坊作为“全球资产账本”的回归

 

区块链的本质是账本,而最好的账本,应当具备几个特点:最大流动性、最深资本池、最高安全性、最低审查风险。

 

以太坊L1具备所有这些条件,却在过去几年因为自我限制而丧失优势。为了夺回这一地位,必须扩大主网容量,让它成为所有开发者和资产发行方的首选平台。

 

主网不能只服务顶级鲸鱼,它必须容纳散户、DeFi交易员、NFT玩家、RWA发行方等广泛参与者。只有做大这个“大帐篷”,网络效应才能真正复苏。

 

L2 应该是服务主网用户的“付费客户”——他们在主网上结算、验证、协调,而不是反过来主导以太坊的未来。这种思维转变,才是构建长期稳固增长机制的起点。

 

结语:让以太坊重新成为“加密的经济核心”

 

ETH 想再次成为“加密货币”,不只是价格上涨,而是要重建其作为网络燃料与生态价值锚的角色。

 

这需要一个清晰的策略转向:

 

- 主网优先;

 

- 产品导向;

 

- 分发为王。

 

在下一个周期中,决定权不再属于哪个链“跑得更快”,而在于谁能成为“所有人的默认选择”。以太坊必须再次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不仅是因为它技术先进,更因为它愿意为开发者、用户与资产发行方提供最强确定性、最强可预期性和最深流动性。

 

这一切的起点,是从修复“主网-产品-ETH”的飞轮开始。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