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暖:市场风向正在转变
2025年5月14日早间,加密市场整体情绪显著回暖。比特币自5月13日的低点100,733美元强劲反弹至104,986美元,日内涨幅超过4.2%。与此同时,以太坊也不甘示弱,自2407美元低位回升至2738美元,创下阶段新高,单日涨幅高达13.7%。Solana、AVAX等主流山寨币亦全线反弹,SOL最高回升至184.90美元,涨幅超过11%。
市场总市值逼近3.4万亿美元水平,比特币市占率回落至61.6%,山寨币季节指数上升至29,显示资金正由比特币流向山寨资产;贪婪与恐惧指数上升至74,表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
与此同时,美股市场亦同步上涨,标普500抹平年内全部跌幅,纳指涨幅超1%。受选入标普500指数刺激,Coinbase股价飙升超24%,站上257.9美元;MicroStrategy亦上涨4.13%,收盘报421.6美元。加密资产与美股形成同步共振,背后逻辑指向全球政策预期的变化。
二、以太坊领涨:山寨币能否迎来周期拐点?
此次行情反弹的焦点之一,正是以太坊的强劲表现。作为市值第二大加密资产,ETH在经历长时间盘整后突破关键压力位,表现甚至超过比特币。以太坊近期在多个叙事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
以太坊现货ETF潜在进展预期;
Layer 2生态持续扩张,链上活跃度回暖;
Restaking与再质押机制带动质押率升温;
机构关注度提升,资金悄然流入ETH现货与期货市场。
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ETH的强势反弹。但更关键的是,以太坊的表现或许预示着新一轮“山寨币季节”的起点。山寨币的集体爆发,往往始于ETH的领先表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加密市场爆仓总额仍高达3.97亿美元,其中2.45亿美元为空单爆仓,说明此次上涨尚有清算动力推动,是否具备持续性仍需观察资金流入与现货买盘的强度。
三、宏观驱动:中美政策和资本流动的再平衡
本轮反弹的另一个核心变量在于宏观政策的微妙转向。
1.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缓和:
5月9日中美在日内瓦会谈达成“互降关税”共识后,5月13日特朗普政府再度宣布取消AI芯片出口限制,间接刺激科技与风险资产上涨。英伟达、AMD等美股芯片企业盘前涨超5%,带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暖。
2. 美沙协议推动全球投资预期修复:
白宫宣布与沙特达成史上最大商业协议,涉及高达1420亿美元的军火销售、800亿美元科技投资及200亿美元AI数据中心与能源项目。这一动作被解读为美国推动资本重回本土的又一举措,带动市场对跨境资本流动改善的预期。
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表示:“这是继2024年G20峰会后最具结构性影响的组合政策,对比特币等全球资产的中立性再次构成利多预期。”
3. 通胀数据与货币政策预期变化:
4月美国CPI同比上升2.3%,核心CPI环比仅为0.2%,创下三年新低,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快速升温,联邦基金期货显示降息概率已升至72%。
特朗普随即“喊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美联储效仿欧洲尽快降息,并声称将出台更大规模的减税法案,刺激经济增长。尽管市场短期存在分歧,美联储官员亦显谨慎,但整体宏观预期已显著偏向宽松。
四、特朗普的“喊单行情”与政策波动的潜在风险
不可忽视的是,本轮行情背后亦有特朗普政府“嘴炮刺激”的影子。
从4月9日至今,特朗普已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市场上涨,并将其作为施政成果对外展示。5月8日他再次呼吁市场“现在是买入时机”,随后中美宣布临时削减部分关税,美股与加密资产应声而涨。
然而,从5月14日市场盘中表现来看,“喊话效应”边际递减迹象明显。美股涨幅迅速收窄,道指甚至转跌。市场对“特朗普式利好”已有所警惕。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风格的政策博弈具高度不确定性。即便关税暂时缓和,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和7月潜在的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压力,仍可能触发通胀反弹与政策转向风险。
正如《华尔街日报》“新美联储通讯社”记者Nick Timiraos所警示:“4月通胀数据只是风暴来临前的短暂晴天。”
五、总结:行情回暖,但真正的“山寨季”仍需谨慎观察
以太坊的强势反弹固然令人振奋,也确实具备基本面支撑与宏观利好加持。但是否构成新一轮“山寨牛市”启动的起点,仍需以下几方面观察验证:
主流资金是否持续转向ETH及其生态板块?
美联储6月是否明确降息路线图?
中美贸易缓和是否转为长期战略共识?
山寨币结构性轮动是否形成趋势而非短期博弈?
在当前宏观政策复杂交织、流动性仍具变量的大环境下,盲目追涨并非良策。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保持战略耐心、密切跟踪基本面与政策变化、分批布局优质资产,比单纯追逐涨幅更具性价比。
山寨牛市,或许真的在酝酿。但走出来的不是躁动的投机客,而是对结构性机会保持敏锐的战略耐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