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从特朗普政策到RWA赛道的崛起
美国新一轮政策周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金融生态。在特朗普政府“去监管+去全球化”组合拳下,美国经济正经历三个同步过程:通过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通过刺激股市泡沫逼迫美联储转向宽松、再以去监管政策撬动资本与创新加速。这一过程中的“金融科技变革”尤其令人瞩目,其中最具前景的赛道之一便是 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资产上链)。而“代币化股票”作为RWA领域的重要分支,正日益受到传统金融与加密行业的双重关注。
二、代币化股票的前世今生:从ICO泡沫到STO转型
代币化股票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创新,而是历经数轮演化的结果。早在2017年,STO(证券型代币发行)概念初现,意在为传统证券资产提供区块链化的表达形式。与前期以太坊上盛行的ICO(首次代币发行)相比,STO强调“合规”与“真实资产锚定”,希望通过将证券映射为链上代币,兼顾金融监管与技术创新。
然而,STO在实际推进中遭遇诸多阻力。监管标准模糊、二级市场流动性差、投资者教育不足等问题,使这一模式难以大规模落地。与此同时,一种更具“去中心化想象力”的路径——合成资产模型,开始在DeFi领域崛起。
以Synthetix和Mirror Protocol为代表的项目试图用链上合成的方式复刻传统股票市场逻辑,用户可在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交易与TSLA、AMZN等美股挂钩的资产,无需KYC,绕开法律成本。然而这些项目并未形成稳定的市场规模。其核心问题在于:链上合成资产缺乏真实交易需求,做市商既赚不到足够手续费,又需承担价格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敞口,最终流动性枯竭、生态难以为继。
三、CEX试水:中心化路径的短命尝试
与DeFi尝试并行的,是中心化交易所(CEX)推动的“代币化股票交易”服务。FTX、Binance 等交易平台曾在2020-2021年间上线相关业务,合作实体如CM-Equity、Digital Assets AG等为其托管真实股票,再发行锚定代币供用户交易。
尽管在市场早期获得一定关注,FTX 的月交易量曾一度接近 1 亿美元,但监管风暴迅速到来。2021年,Binance 和 FTX 均因合规压力暂停代币化股票交易服务。FTX 的破产更为该模式蒙上阴影,代币化股票一度被行业视为“未竟的试验”。
四、新监管风向与RWA再出发:股票上链的制度转折
随着美国监管环境在2024年下半年出现转向,尤其是SEC在RWA合规架构上的态度趋于开放,代币化股票重新进入发展快车道。此阶段的代币化股票不再是“DeFi 黑客范式”的幻想,而是通过合规通道逐步渗透传统金融体系。
一个标志性案例是 Exodus Movement, Inc. 发行的链上股票 EXOD。该公司经过多轮审批与技术合规改造,最终在 2024 年底获得 SEC 批准,允许用户将其纽交所上市的普通 A 类股迁移至 Algorand 区块链上进行资产管理。虽然该代币不具备投票权和交易能力,但其“合规上链”被广泛解读为美国证券监管向 RWA 模式转向的象征。
这一变化意味着:代币化股票不再只是“技术实现问题”,而是“法律认可问题”,只要合规设计成熟、发行结构透明,现实股票资产完全可以在链上获得映射与扩展。
五、当前股票RWA市场格局:从EXOD到Backed Finance
根据 RWA.xyz 数据,目前链上股票市场发行总量约为 4.45 亿美元,其中约 4.3 亿美元集中于 EXOD,一家独角兽级钱包软件公司股票的链上映射。尽管该资产尚不可交易,但其存在代表着美国企业开始利用区块链作为股权管理工具。
除 EXOD 外,另一值得关注的项目是瑞士的 Backed Finance。其运营模式为:用户通过 KYC 后使用 USDC 铸造股票代币,Backed 将资产换成法币在 TradFi 市场购买标的股票,由瑞士托管银行持有,并再1:1发行股票代币。当前主力资产包括 CSPX 和 COIN,链上流动性主要集中在 Gnosis 和 Base 网络上,尽管交易量有限(bCSPX仅3.8M美元),但为后续发展建立了样本框架。
此外,Ondo Finance 正试图通过其 Global Markets 战略,将代币化股票纳入多资产 RWA 交易系统中,辅以完整的法律、清结算架构,有望构建跨链、跨境、跨资产的金融操作平台。
六、代币化股票的优势、风险与潜力
1. 代币化股票的潜在优势
24/7 全球交易网络:无需受限于美股开盘闭市时间,可全天候交易,提高资金利用率。
跨境交易便利:结合稳定币支付,绕过跨境结算复杂流程,尤其对非美用户更具吸引力。
金融可组合性:代币可被直接用于链上质押、借贷、抵押等操作,解锁股票金融工具的新可能性。
透明的托管与审计机制:链上储备证明、智能合约管控、去信任化结算降低系统性风险。
2. 面临的主要挑战
合规壁垒尚未彻底消除:SEC、FINRA、CFTC等监管机构尚未出台统一的代币化证券监管框架。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法律认定、清算流程、二级市场流动性仍有待优化。
权利认定模糊:当前多数代币并不具备投票权、分红权等“股东权益”,容易引发投资人认知误区。
传统金融竞争与阻力:如纳斯达克、纽交所等既得利益方对去中心化渠道天然抵制。
七、结语:RWA的未来,不止于“链上版本”的美股
代币化股票不只是加密行业“蹭热点”的短期尝试,而是RWA范式转向下的一部分。真正的突破不在于“把美股搬上链”,而在于构建一个高效、公平、全球互联的新型资产发行与流通机制。若能在合规框架、技术能力与用户教育三方面取得突破,股票RWA不仅可以补充现有金融市场,还可能在某些场景下形成“反向融合”的范式创新。
从EXOD到Backed,从FTX的夭折到Ondo的再出发,RWA的代币化股票之路或许坎坷,但其潜力足以撼动传统金融架构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