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生态的泡沫与理性投资的回归

4月23日,我发表了一篇名为《回归常识进行投资》的文章,之后收到了一位朋友的反馈,他的观点中有许多我认为非常深刻且值得分享的内容。今天,我想和大家一同探讨这些思考。

 

这位朋友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个行业的前几轮牛市,其实完全是依赖于不断炒作叙事和市场池子过小,资本一进入就暴涨,最终让大部分人感到震惊。”这一点总结非常到位。

 

在此基础上,我想稍作补充:虽然加密生态在过去的牛市中确实涌现了一些非常有创新性的项目,例如ICO、DeFi和NFT等,这些都不可否认。它们的确代表了加密行业在创新方面的潜力和突破。然而,仅凭这些创新,显然无法解释我们所见到的那一波波的狂热上涨。实际上,许多经典项目在现金流方面仍然无法与传统的优秀企业相比。即使试图通过现金流的方式去估值这些项目的治理代币,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常常偏高。正因如此,暴涨的现象只是短暂的,且充满泡沫的。

 

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泡沫背后的普遍性

 

这种泡沫现象并非加密生态的独有特征。事实上,类似的故事在传统市场中也有发生。以A股为例,1991年至1993年,A股市场经历了第一次大牛市,上证指数从127点飙升至1558点,涨幅高达12倍。这一涨幅,与比特币在2019至2021年以及2022至2024年的涨幅相比毫不逊色。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指数的涨幅,具体到个股,涨幅更是不可想象。

 

当时的A股市场也充满了诸如“想象空间”之类的故事,这些故事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涌入。正如加密生态的泡沫一样,市场对于未来的乐观预期往往会推动价格脱离其实际价值,从而产生泡沫。

 

然而,加密市场和A股也存在明显的差异。A股最初面对的是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内地市场,那个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而加密生态一开始就面向全球市场,且没有任何门槛和许可的限制,这使得其市场规模远远大于A股初期的市场。因此,加密生态能够迅速积累资本,产生更大的泡沫也就不足为奇。

 

金融市场的规律:从加密到传统市场

 

历史往往不会完全重复,但它却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正如这位朋友所总结的:“不管它是不是区块链,任何新兴市场的早期阶段都必定有巨大的财富效应,不管它能否持续,直到故事讲不下去。”这句话全面概括了所有金融市场在初期阶段的特征。从A股的早期狂热到加密生态的兴起,都遵循了同样的市场心理:投资者对未来的高度预期,驱动市场价格的非理性上涨。

 

泡沫破裂与市场的回归

 

既然泡沫并非加密生态所独有,那么它的破裂似乎是注定的。我们知道,泡沫总会破裂,市场最终会回归理性。正如这位朋友所言:“市场初期一定会吸引很多‘赌客’,因为资金池小,价格波动剧烈。但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这种玩法注定不可持续。”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泡沫市场的兴衰过程。就像最近兴起的pump.fun应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用户,但最终这种投机性的行为并不能为生态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回归理性,走向可持续发展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想强调的是:尽管我对加密生态的未来持积极看法,但我们不能忽视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也不能心存侥幸地认为这些问题是“特殊的”或者是“正常的”。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回归常识,我们就能够更理性地参与到加密生态的建设中,从而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

 

理性评估、深度思考,才是加密生态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泡沫的存在和风险,不盲目跟风,是参与加密生态的正确态度。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