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联储风向生变:从警惕到审慎支持
2025年4月1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的公开演讲虽未如市场所愿宣布降息,但却意外释放出对加密货币领域的友好信号。他明确指出,“当前对银行参与加密业务的监管存在放宽空间”,并认可加密货币的主流化趋势。鲍威尔特别强调,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是必要的制度建设,这意味着加密资产或将首次获得美联储层级的制度性接纳。
这一表态标志着一个可能的转折点——从过去几年防御性的“监管壁垒”逐步转向“审慎拥抱”,为加密市场释放政策预期利好。
二、银行监管松绑:OCC重塑数字金融路径
与鲍威尔的讲话遥相呼应的是,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在近期出台的系列新规,开启了银行与数字资产融合的新篇章。2025年3月7日,OCC宣布全国性银行无需特别审批即可提供加密托管、稳定币储备、以及参与区块链节点服务。这一新规废除了拜登时期严格限制银行加密业务的第1179号函件,使加密服务正式融入银行体系。
OCC代理审计长胡德(Jonathan Hood)公开表示:“数字资产应当并必须成为美国经济的一部分。”这一监管立场的转变不仅反映了监管机构对银行风控能力的信心增强,也透露出特朗普政府意图重塑美国金融竞争力的战略方向。
三、特朗普战略转向:从“清算”到“加冕”加密资产
特朗普在3月加密货币峰会上公开承诺:“我将让美国成为比特币超级大国。”而事实表明,他的政府正在用行动兑现这一承诺。
在他上任后短短数月,OCC、SEC、财政部等关键机构陆续对加密行业“松绑”,从稳定币监管明晰化到银行业务放权,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将区块链视为“下一个美元霸权工具”,其态度已由“审慎观望”转向“战略协同”。
四、稳定币监管提速:法案推进中的“美元链上化”构想
稳定币正逐步成为本届政府加密战略的核心构件。鲍威尔在演讲中指出:“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是非常有意义的路径,关键在于保护消费者,同时赋能支付系统。”美国国会两院也在竞速推动立法。
2025年4月初,《稳定币透明度与问责法案》(STABLE)与《国家稳定币创新法案》(GENIUS)分别在众议院与参议院通过委员会表决。两部法案在核心逻辑上趋同,即强调1:1美元准备金、支付属性定位和禁止支付利息。但在监管主体、算法稳定币定义等技术细节上仍存分歧。预计二者将在5-8月间合并为《STABLE GENIUS 法案》,并由特朗普亲自签署落地。
SEC也在同步释放监管信号。4月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新规,明确部分稳定币可不视作证券,豁免交易报告义务。这对USDC、PYUSD等主打支付合规的稳定币构成重大利好,但对储备中含有加密资产或贵金属的Tether(USDT)可能带来压力。
五、特朗普背后的“稳定币野心”:WLFI 的潜在利益冲突
然而,在稳定币政策加速推进的同时,一场潜在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正在发酵。
民主党议员近日公开质疑,特朗普家族通过支持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项目,或在政策推动中涉嫌“权力寻租”。据悉,WLFI 由特朗普家族控股60%,于2024年9月成立,2025年3月推出美元稳定币USD1,并已在BNB链和以太坊上线。
民主党参议员指出,WLFI可能从即将落地的稳定币法规中获得优待,而特朗普政府正加速放松监管、推动WLFI合规化,这构成“前所未有的利益冲突风险”。目前已有五位议员致信美联储与OCC,要求对WLFI的监管待遇进行独立审查。
这场政策与资本交织的戏码,将深刻影响美国稳定币立法的最终版本与公众信任基础。
六、结语:2025,美式“链上美元”元年?
美联储的态度变化、OCC的监管松绑、国会法案的快速推进、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背书,再加上银行系统的融入意愿——一切迹象表明,美国正全面启动“链上美元”计划。
尽管面临政党博弈与项目合规性审查的阻力,但2025年仍可能成为稳定币普及、加密金融进入传统金融系统核心的一年。美国的金融基础设施正经历百年来最深层的结构性重塑,而这一切,很可能由加密货币这个“异类”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