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月美国正式推出现货比特币ETF后,这一金融创新一度被视为传统资金全面入场的“分水岭”。然而,最近一周的资金流动数据却让部分投资者开始怀疑市场热情是否正在冷却。根据统计,自4月3日至4月10日,现货比特币ETF合计净流出资金高达8.72亿美元,引发了交易员对比特币整体吸引力下降的担忧。
这波资金流出恰逢全球宏观紧张局势升温,包括中东地缘冲突加剧、美债收益率飙升、以及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引发的衰退预警。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导致比特币面临一定的抛售压力。尽管随后4月11日与14日的单日净流出金额均不足200万美元,但相较于年初资金狂潮,这一趋势依然值得警惕。
横盘震荡背后的深意:波动下降是好事吗?
从价格表现来看,过去五周,比特币在83,000美元上下窄幅震荡,表面上看是多空双方僵持,市场热情降温。但这种波动性的收敛可能也预示着比特币正逐步成熟。
回顾2025年以来比特币的走势,其最大跌幅为32%,远低于同期几只标普500指数成分股40%以上的回调幅度。换句话说,在高风险资产普遍调整的大背景下,比特币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和稳定性。这对那些寻求长期配置的机构而言,反而是一个积极信号。
黄金上涨,比特币“数字黄金”定位动摇?
不过,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满意比特币近期的表现。2025年迄今,黄金已上涨超23%,并在4月11日创下3,245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而比特币却在高位整理。这让一部分坚持“比特币是数字黄金”的投资者感到困惑甚至失望。
当前比特币与其他资产的相关性较低,使其暂时无法发挥价值储存或对冲风险的功能,这在动荡环境中削弱了其对机构资金的吸引力。然而,从资产组合配置角度来看,这种“非关联性”恰恰是对冲工具的关键特征。它不会一时涨跌说明其长期价值被否定。
交易量与市值表现仍属强劲:市场基础稳固
抛开短期净流入的波动,仅从交易量角度看,现货比特币ETF依然表现稳健。4月14日,总交易量为22.4亿美元,虽低于30日均值27.5亿美元,但仍远高于美国国债ETF(21亿美元)和接近黄金ETF(53亿美元)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目前现货比特币ETF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已达946亿美元,超过英美烟草、瑞银集团、洲际交易所、信诺集团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市值,显示比特币在全球资产市场的地位持续上升。
传统资本持续入场:长期信心未减
从持仓结构来看,现货比特币ETF的背后并非散户热炒,而是有越来越多的机构重仓。包括Brevan Howard、D.E. Shaw、阿波罗管理公司、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与威斯康星州养老基金等全球顶级资产管理机构,都在积极配置比特币ETF。这些机构通常代表的是长期资本、稳健配置以及多元化投资策略。
在ETF产品获得更多期权与衍生品支持后,比特币更有可能被纳入标准化全球指数,吸引被动资金流入。一旦比特币被纳入MSCI或富时等主要指数体系,无需过度营销,它将自动获得数百亿美元的配置需求。
结语:短期波动无需过度解读,长期逻辑仍稳固
比特币ETF短期资金流入放缓、交易量下降,并不意味着市场情绪“熄火”,更可能是市场自然的休整与重新定价过程。在宏观环境波动频繁的背景下,任何一个资产都难以持续单边上涨。
从更长期的维度看,比特币作为“全球替代资产”的故事仍在延续:其与传统资产的非关联性、稀缺性、以及制度化进程的推进,都让它更像是一种“新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ETF只是助推器,而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