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新指引:放松对加密平台的监管
近日,美国司法部副部长Todd Blanche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明确表示加密行业对国家经济的关键作用,要求内部员工调整策略,不再因“终端用户的行为”将加密平台作为监管目标。尤其是在涉及Tornado、ChipMixer等混币器的案件中,司法部将不再追究加密货币平台的责任。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是为了促进创新,还是可能在纵容犯罪?
终端用户行为的界定:加密平台的“免责”条款
备忘录中提到的“终端用户的行为”指的是那些非法行为,譬如犯罪集团使用加密货币进行芬太尼交易等。虽然司法部表示会继续追查犯罪分子,但平台本身将不再因犯罪集团使用其服务而受到起诉。这样的指引实际上为加密货币平台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免责条款”,让平台在面临非法交易时无需承担责任。
传统金融法则不同,当金融机构被用作洗钱或逃避制裁的渠道时,它们通常需要为“终端用户的行为”负责。例如,去年道明银行就因与贩毒集团有关的客户而被起诉。与此相对,在加密行业内,司法部的这一政策显然给了平台更大的操作自由度。
洗钱行为的合法化:加密平台的监管漏洞
如果美国司法部确实采纳了这一政策,意味着在加密平台上发生的洗钱行为或制裁规避行为将不再被视为违法。平台自身不再需要担心因为用户的非法行为而面临刑事责任。对于像Binance这样的大型交易平台,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其平台进行资金转移,而平台则不再受罚。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加密行业的一种宽松政策,可能导致平台放松对用户的合规审查,进一步助长非法活动。
随着政策的放松,像Tornado、ChipMixer这样的混币平台也有可能重启或扩展其活动。Tornado的智能合约结构和ChipMixer的人工操作都让它们成为逃避监管的工具。备忘录中明确指出,司法部将不再追究这些平台的责任,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政策可能对加密行业的深远影响。
非托管钱包和稳定币的潜在问题
备忘录的另一项重要指令是禁止司法部针对“离线钱包”采取法律行动。这意味着,非托管钱包(如个人加密钱包)将不再成为加密货币平台的法律责任。如果不法分子使用这些钱包进行非法交易,平台和钱包发行方都不会被追究责任。例如,稳定币如Tether(USDT)和USD Coin(USDC)的发行商可能也因此获得免责。如果政策变得更加宽松,不法分子可以更容易地利用稳定币进行犯罪活动,而这些发行商则不必承担法律后果。
这一变化可能对加密货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就像上周报道的那样,稳定币发行商允许受制裁的俄罗斯交易平台(如Garantex)使用其稳定币进行交易。如今,政府似乎通过不再针对非托管钱包采取行动,正式认可了这些做法。
这项政策背后的利益群体
这一政策的出台背后,可能有多方利益的推动。首先,支持特朗普的自由主义者和加密行业的企业家,可能将此视为一个能够减轻合规成本、促进加密金融发展的机会。加密创业者希望建立更低成本的金融平台,而不必承担昂贵的合规成本。加密平台可以更容易地接入银行账户,而银行也将因此不再担忧洗钱的风险。
此外,特朗普本人的政治利益也可能与这一政策密切相关。他似乎有意通过为金融体系中的洗钱活动提供便利,来建立类似普京式的庇护和贿赂体系。司法部的这一备忘录,可能是这一战略的先兆。
长期影响:犯罪分子的乐园
从长远来看,放松对加密平台的监管可能导致加密金融市场成为犯罪分子的“乐园”。一旦这一政策被广泛采纳,加密行业将不再受传统金融监管的约束。洗钱、逃避制裁等行为将不再是犯罪,任何想要利用加密平台进行非法活动的分子,都能在一个没有法律制约的环境中自由操作。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最终将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共福利。
洗钱法律一直是防止其他犯罪活动的重要防线。通过洗钱活动,许多上游犯罪,如人口走私、恐怖融资、腐败等,得以“洗净”并进入合法金融系统。破坏这一防线,不仅会增加犯罪活动的发生概率,还会削弱公众对政府和金融法律体系的信任。
结论:是创新的保护,还是犯罪的纵容?
美国司法部的这一政策是否真能保护加密创新,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加密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过度放松监管,无疑为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最终,这项政策是否能够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避免加密金融市场沦为犯罪温床,仍需时间来验证。在此过程中,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将是加密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