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迎来了新任主席Paul Atkins。这位由特朗普总统提名,并以52票对44票的参议院表决结果确认的监管者,在上任后的短短48小时内,迅速推动了加密行业的政策松动,展现出与前任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加密ETF获批、诉讼撤销、非约束性监管指引发布、行业沟通机制建立……一系列“亲市场”导向的动作令加密市场为之一振,也标志着美国数字资产监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窗口期”。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其第二任期内对加密产业政策态度的深度转变,更凸显出美国金融监管格局的根本性再定位。在强监管与创新推动的天平之间,SEC似乎正尝试寻找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平衡。
变革之初:从“执法优先”到“沟通为本”
Paul Atkins并非监管体系的“新人”。早在2002至2008年间,他便担任过SEC专员。随后他创办了Patomak Global Partners,为包括加密交易所和DeFi平台在内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合规战略服务,并领导Token Alliance等倡导组织,是美国最早一批公开支持区块链与数字资产的监管专家。据公开财务披露,他与配偶持有的加密资产估值高达600万美元,表明其在理念上与行业利益高度绑定。
他的上任,意味着Gary Gensler时代“执法至上”的监管思维被明确终结。在Gensler主政期间,SEC发起了超过100起加密执法行动,坚称大多数代币构成证券。这一监管环境下,创新者普遍感到不安与焦虑,许多项目选择迁移至新加坡、迪拜等更宽容的司法辖区。而Atkins的“开场白”则强调监管清晰、行业对话与市场导向,释放出截然不同的信号。
第一把火:市场金融化提速,ETH现货期权ETF火速获批
上任当日,SEC即批准了现货以太坊ETF的期权交易申请。这一决定不仅丰富了现有数字资产投资工具,也直接提升了市场的金融化深度,为主流资金提供了对冲与策略交易手段。更关键的是,这一批复动作极其罕见地跳过了原本较长的审查周期,显示出SEC内部流程已经被大幅简化,并释放出“审慎放行”的积极信号。
此外,Atkins还提出审议“合格投资者”定义标准的变更,拟以投资者财务知识和经验替代现行净资产门槛。这项改革若获通过,将大幅拓宽加密资产的合规投资人群体,降低创业融资门槛,重塑Web3融资逻辑。
第二把火:披露指导出台,监管不再“摸黑前行”
4月11日,SEC发布了一份非约束性的加密资产披露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代币发行方需提供包括技术白皮书、网络开发进度、代币用途、持有者权利等在内的详细信息披露。这份文件虽然尚未确立明确的监管边界,但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如何合法发币”的实操模板。
与以往模糊不清、任由执法解释的监管思路相比,这一举措可视作SEC首次尝试以制度透明替代执法威慑。这标志着美国监管机构正试图建立起一套能为行业提供预期稳定性的制度性语言框架,而非将其视为必须遏制的风险源。
第三把火:旧案撤销与和解潮开启,“监管旧账”走向收官
同日,加密通信与物联网网络Helium的开发商Nova Labs宣布,其此前因代币未注册而遭SEC起诉的案件被正式撤销。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SEC与Ripple之间持续三年之久的诉讼也正式达成和解,Ripple支付5000万美元罚款,并承诺退还7500万美元以换取案件撤销。这种态度转变背后释放出一个更深远的信号:SEC不再试图“通过判例塑造规则”,而是寻求“制度化协商解决路径”。
更值得注意的是,SEC宣布将在未来两个月内举办四场公开圆桌会议,主题涵盖加密资产托管、资产代币化、交易所合规、DeFi监管等前沿议题。这被业内视为SEC从“单方面执法者”向“多边协调平台”的战略性转变。
特朗普政府背后的产业博弈与地缘金融战略
Paul Atkins的任命与变革不仅是一次监管路线的技术调整,更是特朗普政府数字金融战略重构的关键一环。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行政、立法与监管体系正快速向一个高度协同的“加密友好政府”演变。
例如,4月上旬,参议院银行委员会高票通过了由共和党参议员Bill Hagerty提出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发行确立了明确的联邦许可制度与储备机制,为市值低于100亿美元的项目提供州级监管豁免。这一轻量级框架,有望为美元稳定币在国际支付、金融包容与主权货币竞争中争取更大空间。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签署法案,废除了美国国税局针对DeFi平台的“经纪人归类”规则。这一此前饱受争议的规定要求DeFi协议收集并提交用户税务数据,被行业普遍视为对创新的极大障碍。特朗普在签署法案时表示,该规则“既无助于透明,也扼杀了美国的技术领导地位”。
潜在风险与政策持续性之问
尽管监管松绑带来了行业短期利好,但政策持续性与监管中立性仍备受质疑。部分民主党议员批评Paul Atkins与华尔街及FTX的历史关系,担忧其上任可能加剧监管“俘获”风险,令SEC失去应有的独立性与公众信任。同时,若政策过于宽松,亦可能再次引发市场欺诈、系统性风险与投资者保护问题。
此外,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在即,民主党若在国会反攻成功,当前政策宽松窗口也可能被迅速关闭。因此,行业仍需在短期内充分利用“监管友好期”建立标准、打通机构投资渠道、实现合规化基础设施的升级,否则可能再次面对政策逆风。
结语:监管变革的窗口期,还是制度重构的起点?
Paul Atkins的快速行动不只是一场人事更替的延伸,更是一场可能重塑美国乃至全球数字金融格局的政策大转向。在特朗普政府加持下,SEC已从“执法机构”转型为“加密秩序的设计者”,从对抗产业走向协同。
但在美国数字金融命运的剧本中,谁将主导这一变革,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尚需持续博弈。在这场监管结构性重构的关键时刻,全球加密市场正重新聚焦华盛顿——不仅因为这里的一项项决定影响着币价涨跌,更因为它所承载的,是金融未来权力版图的再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