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特朗普政府暂时撤销了对某些国家征收“互惠”关税的决定,这一举措在短期内似乎为市场带来一丝安慰,但摩根大通指出,整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未得到根本缓解。
摩根大通分析指出,虽然部分关税政策得到撤回,但影响远未平息。首先,特朗普依然维持了10%的全球统一关税,这一关税水平比2018年和2019年贸易战时的7.5%高出许多,且针对中国的关税已飙升至125%。这种情况直接推高了美国的整体关税水平,预计将达到25%。这一变化相当于给美国经济施加了一笔8600亿美元的隐形税收冲击,占GDP的2.5%。如果中美贸易骤减,而其他替代国家未能快速填补供应缺口,美国的供应链将面临极大的干扰。
其次,摩根大通坚持其对全球及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为60%的预测,尽管部分关税政策有所回撤,但美国仍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贸易摩擦、财政不稳定、股市波动等问题。同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削弱人民币中间价和加强出口限制,这些动作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欧盟也刚刚宣布将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而加拿大、墨西哥虽未直接受到新关税的影响,但市场信心已明显受挫。在这些动荡的背景下,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面临最直接的冲击。
摩根大通进一步指出,尽管关税加剧了通胀压力,市场预计美联储可能将首次降息的时间推迟至9月,而此前的预期为6月。美联储在FOMC会议纪要中表示,虽然关税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其更关注的是稳定增长、防范衰退。
根据摩根大通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模型的预测,越南的GDP可能会下降13.2%,因为该国对美出口占GDP的比例接近30%。台湾和泰国的GDP也可能分别下降4.3%和4.4%。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受到2.4%的负面影响。墨西哥和加拿大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受到直接关税冲击,但随着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剧,这些国家也可能面临间接的经济压力。摩根大通强调,情绪层面的连锁反应和供应链重构将可能导致更深远的影响,例如价格飙升、企业投资缩减以及库存积压等问题。
面对贸易战的冲击,多国央行已经开始采取预防性措施。印度央行已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预计将继续降息至5%。新西兰、印尼、菲律宾等经济体也纷纷释放宽松信号。拉美地区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已进入降息通道。然而,欧洲央行则表现得相对谨慎,特别是由于德国薪资数据的温和增长,欧洲央行可能推迟降息。
综上所述,尽管特朗普暂停了部分关税政策,但这场贸易战远未结束。摩根大通认为,这只是贸易冲突的第二幕,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仍然巨大。对于企业、消费者及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是一场关于耐力与策略的长时间博弈,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