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关税计划短暂松动后,加密市场经历了一轮小幅反弹。然而,价格回升掩盖不了一个日益严峻的现实:加密行业的建设者正在悄然流失。
这一趋势在本周被再次放大。一张由 Artemis 与 Electric Capital 发布的数据图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该图表显示,自 2022 年以来,加密开发者的活跃度已持续下滑。
Binji 分享的图表一针见血:自峰值以来,开源提交量减少近 40%,开发者活跃度同比下降 7%。这意味着,加密生态系统正在失去它最宝贵的资产:开发者。
AI正在收割加密行业的开发人才
为什么开发者离开了?答案并不复杂。他们正被人工智能所吸引。
2022 年底,ChatGPT 引爆全球,开发者生态也随之重构。根据 GitHub 数据,2024 年平台上与生成式 AI 相关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 98%,而与 AI 相关的仓库数量也暴涨了 70%。2024 年,有 四分之一的 GitHub 活跃开发者专注于 AI 项目,而区块链开发者的比例仅为 3%。
同样,根据 JetBrains 最新的开发者生态报告,1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开发集成人工智能的应用,而仅有寥寥数人提及区块链。
换句话说,AI 不仅在抢夺用户注意力,也正在吞噬开发者资源。
资本也开始“弃链投智”
风险投资正在用真金白银做出选择。虽然 2024 年有超过 55 亿美元流入加密基础设施领域——创下新高,但面向应用层的融资则陷入停滞。那些真正需要资金去打磨产品、吸引用户的项目,反而更难拿到支持。
更令人担忧的是,加密领域曾被寄予厚望的“开发者资助系统”正变得不堪一击。不少人利用补助系统套利,而真正想建设的开发者却因缺乏长期激励机制而感到筋疲力尽。
文化敌意与投机主义正驱赶建设者
除了资金和人才流向的问题,加密社区内部的文化也成为建设者“出走”的催化剂。
如今,加密行业的叙事越来越围绕炒作、投机、memecoin 快富、空投薅羊毛等表象内容展开,而不是围绕“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构建一款实际有用的应用往往难以获得关注,而炒作一个表情包却可以募资百万。
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怀疑者受到排斥,短期行为受到奖励,公开建设变得越来越危险——不是因为技术难题,而是因为群体情绪的暴戾与焦虑。
仍有亮点:亚洲崛起与链上多样化
尽管整体趋势令人担忧,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开发者热土正在形成,尤其是在亚洲。
- 印度是 2024 年新增加密开发者最多的国家;
- Solana 生态的开发者增长率达到 83%,为主流公链中最高;
- Base 链已贡献以太坊生态系统中 42% 的新代码;
- 三分之一的开发者已开始跨链构建,表明组合性与探索精神仍然活跃。
与此同时,监管也在悄然改善。在美国,多项关键加密法案正在国会获得实际推动,一旦落地,将有望释放新的资金与建设者活力。一些顶级风投机构甚至已在华盛顿设立前哨站,等待政策明朗后的入场时机。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开发者,而是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归根结底,问题不只是“开发者去哪了”,而是加密行业目前是否还具备吸引他们的土壤。
下一轮真正意义上的加密周期,不会靠 memecoin 的热度启动,也不会靠“空投 farming”的短期利益维系。它需要更以用户为中心、更具实用性和长期可持续的工具与协议。
它需要真正为人所用的产品,而不是只为炒作而生的叙事。
那些仍然在坚持构建的建设者,比如在 Farcaster 等链上社交协议中探索用户体验的人,仍然值得被关注与支持。
但如果我们不正视眼下的文化问题、资金配置偏差与监管落后,未来的开发者不会回归,他们会继续留在构建“感觉真实”的地方——那可能是 AI,也可能是其他新兴领域。
结语:重建信任,重塑文化
我们不只是需要更多的开发者。我们需要:
- 真正能支持建设者的资金与平台;
- 更关注用户的产品导向叙事;
- 对长期主义保持信仰的社区文化。
当加密再次成为“值得构建的地方”,人才自然会回来。而在那之前,行业需要的是一次彻底的自我反思与文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