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以其极端的波动性和投资者情绪的剧烈波动著称,而“恐慌与贪婪指数”已成为衡量市场情绪的重要工具。2025年4月7日,由于全球关税增加的忧虑,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动荡,恐慌情绪迅速蔓延。自2018年以来,加密市场经历了239次恐慌指数低于20的“极度恐慌”时刻。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关键时刻的回顾,分析其背后可能的周期性规律,为市场变化提供更多的洞察,而不是单纯渲染负面情绪。
2018年:监管阴影笼罩,恐慌不断
2018年是加密市场动荡的一年,市场频繁出现恐慌情绪,特别是随着比特币价格从19000美元急跌至5900美元,全球监管压力逐步增加。全年共发生了93次恐慌时刻,其中2月5日的恐慌指数低至8,而8月20日至9月11日、11月20日至12月16日,市场也经历了长达23天和27天的持续恐慌。这些恐慌时刻主要受到监管机构的影响,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ICO调查、CFTC向主要交易所发出的传票以及中国对加密货币的严控。尽管这些恐慌时刻后市场往往出现短暂反弹,但却未能形成长期的上涨趋势,反而加深了市场的低迷。
2019年:小牛市的恐慌抛售
2019年,加密市场经历了20次恐慌时刻,相较2018年有所减少。在这一年,市场的恐慌情绪主要来源于2018年熊市尾声的延续,以及上涨后的首次回调。特别是2019年8月21日的恐慌指数跌至历史最低点5,标志着市场在经历狂热上涨后,进入了一个情绪极度脆弱的阶段。黑客攻击和监管压力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大,尤其是币安交易所5月被盗取7000枚比特币,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0年:“3.12”黑天鹅引发的长时间恐慌
2020年是加密市场历史上最痛苦的一年之一,尤其是3月12日的“黑色星期四”暴跌。这一暴跌让全球市场和加密市场陷入了长达43天的恐慌期。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3月12日比特币在一天内跌幅超过50%,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尽管市场在之后逐步恢复,但2020年上半年依旧保持恐慌状态。然而,在这一年下半年,随着市场情绪恢复,加密货币的市值迎来大幅增长,比特币价格也从3850美元一度飙升至近65000美元。
2021年:FUD与剧烈震荡
2021年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尤其是5月特斯拉暂停使用比特币购买汽车、以及中国政府再次加大对加密货币的打压力度,导致市场出现剧烈下跌。尽管市场在8月迎来反弹,但年底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反映出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2021年的恐慌情绪通常发生在牛市结束初期,且这些恐慌时刻通常标志着上涨行情的结束。
2022年:Luna崩盘引发的恐慌潮
2022年,加密市场经历了几次极为剧烈的恐慌时刻。尤其是Luna的崩盘引发了持续65天的恐慌期,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恐慌时刻。2022年5月,Luna稳定币UST与美元脱钩,导致大量投资者抛售,加剧了市场的恐慌。之后,Celsius Network暂停提现、三箭资本(3AC)违约、FTX交易所的暴雷,都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尽管恐慌情绪在这些事件后迅速蔓延,但市场在年末时并未再出现明显的反弹信号。
2023-2024年:恐慌情绪回落,市场回暖
进入2023年后,市场情绪逐渐回暖,恐慌指数始终未低于20。到2024年,虽然8月份一度跌至17,市场依然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这段时期,尽管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整体趋势向好,市场对恐慌情绪的敏感度明显下降。
2025年:恐慌情绪再现,未来走向不明
进入2025年,加密市场的恐慌情绪似乎再度回归。2025年4月8日,恐慌指数已出现3次跌破20的情况,其中2月26日跌至10,3月3日再次跌至15。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加税政策引发了市场大幅震荡,比特币价格跌破75000美元,但恐慌指数并未跌破20。这一现象与2022年11月FTX崩盘后的恐慌情绪类似,显示出市场对重大负面消息的反应可能并未像预期的那样剧烈。此时,市场是否进入新一轮下跌的序幕,或者是再次迎来“恐慌即机会”的谷底信号,还需要时间验证。
239次恐慌时刻后的启示
通过对加密市场239次极度恐慌时刻的回顾和分析,PANews总结出几个关键规律。首先,恐慌时刻大多集中在熊市的尾声,或者牛市高峰后的回调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恐慌往往能预测市场的反转。其次,恐慌指数连续多日低于20的情形,通常标志着市场的阶段性底部。而零星的短期恐慌情绪,往往对市场趋势变化的预测价值较低。最后,随着加密市场的逐渐成熟,恐慌时刻的频率有所下降,但2025年可能会再次进入一个更加动荡的时期。
总体而言,理解恐慌指数的波动并从中提取市场信号,是每位投资者在加密市场中立足的重要方法。在未来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加理性和谨慎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