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准打击”的关税战,美国经济与全球市场共振崩盘
2025年4月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大规模关税计划,重启“互惠关税”机制,覆盖180多个国家与地区,正式向全球释放信号:他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卷土重来。这场关税风暴从鸡蛋、汽车到iPhone,无一幸免。表面看似“互惠”,实则针对性极强——中国、欧盟、日本、越南和印度首当其冲。
以中国为例,在原有约20%的基础关税之上,此次加征关税高达34%,使得总体税率跃升至54%,这将是中美贸易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国家实施10%的统一基准税率将于4月5日执行,进一步“定制”的单国税率则将在4月9日上路。
这种“先出刀、再谈判”的策略熟悉又熟悉——这是特朗普一贯的“交易型治国”思维。他并不真正寻求冲突,而是通过制造不确定性获得谈判优势。
然而,这一次,全球的反弹比过去更猛烈、更迅速:中国立即出台对美商品34%反制关税,欧盟宣布4月15日起执行对美进口的第一轮报复性关税。而诸如越南等国家则选择“示弱避祸”,主动下调对美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的进口关税,希望保住贸易通道。
股市崩盘、资金逃离:关税引发“黑色星期一”
随着美国基准关税生效,4月7日全球股市惨烈跳水。韩国KOSPI指数开盘跌超4%,日经225指数跌近2%,中国A股三大指数开盘齐跌超5%。而美股两天之内蒸发了6.6万亿美元市值,相当于美国一整年的财政收入。
尤其是科技板块,Meta、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等七大科技巨头市值在48小时内共蒸发1.84万亿美元。苹果股价更是大跌19%,直接损失6380亿美元,成为“新冷战”的第一颗炸弹。
01 风投困境:退出通道封死,估值泡沫濒临破裂
在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中,风险投资首当其冲。
原本预期将在2025年迎来IPO窗口期的市场如今面临“冻窗”:StubHub、Klarna、Chime等独角兽项目纷纷暂停上市计划。理论资本创始人Tomasz Tunguz指出,“如果12个月内没有新的IPO或并购事件,风险资产的估值将会塌陷。”
在早期市场,基金仍具备长期投资逻辑,但中后期资金则变得极为谨慎。部分基金合伙人甚至暂停新交易与资本募集,等待“政策明朗化”。
据Fintrx数据显示,家族办公室3月完成的直接交易仅为40笔,同比下降45%。很多投资人已开始为手中企业进行“情景重构”,要求优化供应链、削减开支、控制现金流。
与此同时,那些受益于贸易变局的领域成为新的避险港湾。例如,航运、物流、港口软件、关税合规平台等服务初创企业获得资本追捧。Industry Ventures CEO Hans Swildens表示,“这场关税危机,既是灭顶之灾,也藏着‘十倍回报’的机会。”
02 硬科技遭遇连环打击:汽车与电子产业哀鸿遍野
关税冲击下的硬科技行业,可谓是“被点名制裁”的对象。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整车与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根据行业预估,若成本全数转嫁,进口汽车售价或将上涨1.2万美元。一些车型如法拉利、奔驰S级甚至上涨超5万美元。
本土制造商如特斯拉虽然幸免整车关税,但其供应链中仍有30%的零部件依赖进口,不可避免受到间接冲击。马斯克虽积极游说特朗普,但“取消关税”被直接否决,“建立美欧互惠区”也被拒之门外。
而苹果面临的局势更为复杂:约90%的iPhone在中国组装,iPad、Apple Watch主要来自越南与印度。此次多个国家同时进入高税率名单,意味着苹果产品不仅“不能回避”,甚至“无处可逃”。据瑞银分析,最高端iPhone可能涨价至1600美元,涨幅接近30%。
此外,航空航天行业也深受其害。波音、空客、Howmet等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巨头被迫暂停部分交付计划。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美国科技产业可能被打回十年前。”
03 普通人苦不堪言:鸡蛋、咖啡、啤酒样样涨,生活成本全面飞升
从高科技到日用品,关税的连锁效应无处不在。美国中产阶级再次成为“替罪羊”。
鸡蛋价格一年内上涨65%,一打鸡蛋甚至超过9美元。本可通过进口土耳其和墨西哥鸡蛋缓解危机,如今也面临新一轮关税重压。咖啡价格因豆类产地加税、铝罐关税等因素再度上涨。罐装啤酒、香蕉、卫生纸……一个也躲不开。
零售商与中小企业则站在了涨价与亏损之间的夹缝。香料公司Burlap&Barrel暂停招聘,新品推迟;家居品牌Penny Linn被迫考虑涨价以维持利润。企业要么砍成本,要么涨价格,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质量难免受到打击。
当日常消费都变成“奢侈品”,社会焦虑与购买力滑坡可能成为中长期经济危机的前奏。
结语:这是口号,还是一场经济动员令?
特朗普这次高举“关税大棒”,不仅是一场全球贸易政策的逆转,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经济动员。他或许并不真的希望世界陷入冷战,但却深谙“不确定性”能带来“谈判筹码”。
但不同于过去几年,这一次,全球资本市场、科技产业和中产消费者的代价,正在真实而沉重地显现出来。
未来的世界经济,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多极化、碎片化、不确定化”的时代。中美创投生态、产业格局、消费信心,将在这场冲击波中,重新被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