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行业的当前困境:为何许多人选择退出?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用巴菲特这句话来形容当前的Crypto市场,不失为一种精准的比喻。近年来,Web3行业经历了急速发展与剧烈波动,部分行业内部人士的离开似乎预示着某种“寒冬”即将来临。从一些行业大佬的“退圈”消息中,不难看出,当前行业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阶段。然而,离开的原因并非单一,笔者跟踪了一些现象,发现背后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 市场行情疲软带来的退出:近期的加密市场表现平淡,缺乏突破性的增长,导致一些投资者和开发者选择暂时退出,寻求更为有利的市场机会。
2. Web3的“病态”增长:过去一两年,Web3行业的增长呈现出某种“泡沫”状态,许多初创项目没有实现预期的价值,导致不少行业价值创造者感到失望,选择另寻他途。
3. AI的崛起与市场转移: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部分行业从业者认为Web3已经步入“过时”的阶段,纷纷转向AI这一新兴领域,寻求更多的商业机会。
尽管个体选择离开Web3的原因有所不同,但这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消亡。大多数业内人士仍然选择观望或继续投入建设。毕竟,Web3这一发展十多年的行业,已经历过多次困境,并未因此消失。
Web3的蓝海是否已变为红海?
Web3是否已经从蓝海步入红海?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根据BTC金融服务公司River在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仅有4%的成年人持有BTC,且美国的持有率最高,达到14%。与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渗透率相似,当前的数字资产采用率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远远未到“红海”市场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像贝莱德、富达等传统金融巨头的进入表明,数字资产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果数字资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Web3也可能是未来互联网和AI的交汇点,那么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Web3市场仅剩浮夸的MEME叙事吗?
过去一年,MEME的爆火引发了大量讨论,MEME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也让一些初入行业的投资者遭遇了清洗,甚至让他们对整个行业产生怀疑。但MEME是否意味着Web3的终结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虽然MEME是泡沫的代表,但它也是Web3行业进化的一部分。经过泡沫破裂,Web3行业可能会迎来新的复苏,带来真正的价值增长。
不仅如此,Web3行业中依然有许多价值项目在不断寻找突破,开发者活跃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当前市场虽然显得冷清,缺少像DeFi这样的突破性叙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将一蹶不振。回顾过去,2018年的Web3行业也曾一度低迷,但这并没有阻止其后来爆发。因此,我们仍需要耐心,等待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Web3市场会一直“跌跌不休”吗?
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Web3市场的低迷可能让人感到迷茫。确实,这一轮周期与以往有所不同,市场缺乏大规模的普涨现象。然而,周期理论依然适用,当前的市场可能仍处于这个周期中,只是没有往年那种狂热的普涨局面。与股市的剧烈波动相似,Crypto市场也经历了重大波动,特别是近期由于GS事件导致的美股暴跌,带动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极端行情,Crypto市场同样受到了影响。
但正如“财神”范蠡所言,“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句话也许正是对当前市场的最好诠释。当前的市场低迷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机会,相反,这也可能是行业重新洗牌的起点。
未来展望:Web3的潜力仍在,等待新机遇的到来
从长远来看,Web3依然拥有巨大的潜力。尽管目前市场低迷,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行业参与者的持续努力,Web3的价值将逐渐显现。虽然短期内市场可能会继续承压,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将永远低迷。
正如比特币的价格曾被质疑,七年前有人笑称比特币会达到100万元一枚,而今天,它已经接近那个目标。Web3行业同样如此,我们要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继续建设、创新,等待行业的下一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