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未完的金融革命:2017年初的信仰
2017年初,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比特币的潜力时,那种震撼感宛如在数字时代发现了新火种。这不只是一种另类资产,而是一个全新的范式——一种重新定义货币、重构金融体系的技术。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设计,摆脱了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干预,为每一个选择参与的人提供了金融自主权。它不仅是投资工具,更是一场金融革命的开端。我当时热切希望周围的每个人都能理解比特币的潜力。
于是,我决定通过WhatsApp群发信息给100人,强烈建议他们购买比特币,并推荐了一个帮助增加比特币持仓的咨询服务。我曾在山寨币投资中获得一些初步的成功,自认为在几个月内帮助所有人将比特币资产翻倍并非难事。然而,尽管那时我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个新兴市场中叙事和情绪的变化驱动价格波动,我的认知依然非常局限。
高峰与低谷:初尝市场波动的震撼
通过有限的数据分析,我逐渐对市场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在2015至2017年间推出的大多数山寨币并没有太长的交易历史可供参考,其价格图表呈现出一种几乎永不下跌的上涨趋势。每当市场出现小幅回调时,我总是认为这只是一个暂停阶段,等待新的上涨。
这种“买入-持有-等待-增值”的投资模式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市场的波动甚至让我产生了错觉:似乎市场设计的就是只涨不跌。那时,我并没有过多担心市场的回调,反而认为这只是投资过程中的必要阶段。然而,2017年第二季度的第一次大幅回调彻底打破了这种幻想。这并不是单纯的回调,而是一次真正的崩盘。最初涨幅惊人的代币价格暴跌70-80%,瞬间让所有信念崩塌。
面对缩水的资产,我的心态开始剧烈变化,兴奋转为恐慌,乐观变成了怀疑。但我仍旧坚信,这只是为了下一轮上涨前的煎熬。然而,结果是,我没有看到比特币资产翻倍的那一刻,反而在恐慌中减持了70-80%的仓位,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反弹与误区:市场的狂热与迷惑
市场的不确定性接踵而至。比特币从1万美元飙升至2万美元,而山寨币却难以复苏。市场情绪一片混乱,比特币一度被视为未来货币的象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来自中国的禁令、监管打击、黑客攻击等一系列负面事件,每一条新闻都能引发市场波动。曾经坚定的信念开始动摇,难道这真的是一场金融革命,还是另一个即将破裂的泡沫?
2018年1月,山寨币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TRX在短短几周内翻了100倍,许多曾经被看衰的项目重新崛起,一些代币的涨幅惊人,市场陷入了一片狂热。曾经的焦虑随着市场的强势回归而一扫而空。我开始重新相信,或许这就是市场的运作规律:每一次灾难性回调之后,必定会迎来更加猛烈的反弹。
循环与迷失:“新常态”的陷阱
这种信念渐渐蒙上了欺骗的面纱。我们安慰自己,认为暴跌只是为了下一次暴涨做铺垫。我们坚持等待“绿色月份”的回归,坚信耐心会带来丰厚的回报。然而,直到今天,这个“新常态”始终没有兑现。市场继续失血,那些曾经令人兴奋的资本游戏变成了一个缓慢而痛苦的现实。我们早已被自己的高预期所困,市场周期的无情再次将我们玩弄。
每个周期总是充斥着极度的狂热。在NFT领域,某些项目在短时间内暴涨100倍,市场上似乎出现了“疯狂30天”连续三次。这一幕仿佛是2018年的重演——炒作、FOMO心理、坚信“这只是开始”,一切显得如此相似。经历了几次回调后,市场再次持续上涨时,我们认为这就是市场的规律,选择继续持有。然而,最终结果依旧是:我们输得精光,我在NFT上的损失惨重。
反复的循环:知识与情绪的对抗
“吃一堑长一智”是许多投资者常说的,但市场总能找到办法让我们忘记过去的教训。我们的心智会欺骗自己,让我们相信“这次不一样了”。每次我们都觉得已经掌握了游戏规则,认为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那些隐藏的陷阱永远在我们眼前等待着。那种自以为掌控了市场、破解了财富密码的幻觉,最终让我们在游戏中逗留过久。时间一久,市场最终成为了赢家。
每次经历的失败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我们开始减少损失,但最终,结果往往是输的更多。我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却无法阻止一切的发生,无法控制我们的情绪。
历史重演:AI热潮中的“新泡沫”
最近,我们再次见证了历史的重演,这一次是在AI Agent赛道。公开发售后不久,相关币种暴涨了100倍,ICO似乎也有了复苏的迹象。所有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过去的翻版,只不过是换了个新面孔。我们再次相信,这个周期也许会延续数周或数月,心中期待着另一个疯狂的上涨。
然而,尽管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犯错,一次又一次地摔跟头,我们依然难以从中挣脱。我们明知结果,依旧不断投入。这,就是散户在市场中注定面临的结局。
结语:资本游戏中的唯一出路
唯一能帮助你在这场资本博弈中获胜的方式是:在上桌时最大化收益,在出局时最小化损失。但无论如何,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情绪的起伏,以及我们对财富的渴望,始终是影响我们决策的因素。每一次经历的失败,或许都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加理智,但市场总是以我们未曾预见的方式,重演着过去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