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风投:过度投资公链正危及加密行业的长期发展

在过去几年中,加密风投的投资趋势出现了显著变化。大部分资本流向了公链的建设,而非协议层的发展。这种趋势虽然在短期内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但却对加密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产生了潜在威胁。

 

公链过度投资:带来的短期利益与长期隐患

 

过去两年,加密行业的资本流动主要集中在Layer 1(L1)和Layer 2(L2)公链的建设上。这一趋势导致了大量新链的诞生,但与此同时,协议层的发展却被忽视。虽然许多新链的市值远高于其锁仓总值(TVL),但相对于领先的协议,其估值通常不足其TVL的20%。这种过度的公链投资虽然带来了短期的资本增长,却也为整个行业的多样化发展带来了瓶颈。

 

基础设施的瓶颈与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过度投资公链造成了对基础服务的忽视,尤其是在跨链桥、钱包、预言机等基础设施层面。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乏或发展滞后,导致新公链面临了集成困难。例如,FireBlocks是目前唯一规模化的机构钱包,但由于与新链的兼容问题,机构资本的吸引变得极为困难。此外,一些非EVM兼容的链往往面临更长的交付周期,尤其是使用较为冷门语言(如MOVE)的链,更缺乏机构支持。

 

跨链桥作为一个关键的连接机制,也遭遇了类似的挑战。顶级跨链桥如Layer Zero,尽管已是行业领先,但其处理大量交易的压力使得新链只能依赖次级替代方案,增加了开发者和用户的摩擦。为了提高优先级,部分新链甚至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费用,而资金较为紧张的链则面临交易迟缓的问题,限制了其生态的扩展。

 

协议层的危机:复制不等于创新

 

然而,最严重的挑战来自于协议层。许多新链上的协议,如ETHENA和Kamino,尽管其TVL数倍于其他链,但其估值却远远落后。这种局面暴露了加密行业的一个核心问题:资金大量流入公链建设,但对协议的投资严重不足。协议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了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隐患。

 

新公链往往依赖公链基金会来孵化协议。然而,这些孵化出的协议通常由资金不足的团队开发,他们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这种情况下,这些协议不仅很难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和支持,也容易出现安全漏洞。例如,许多协议在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的情况下被快速推出,导致了一些项目的失败,甚至遭到攻击。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困境:质量与资本的双重挑战

 

虽然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在加密生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们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许多新DEX平台缺乏专业的团队,导致它们在用户体验、流动性和市场吸引力上存在巨大差距。滑点大、界面糟糕、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使得DEX的增长受限,进一步削弱了公链的整体吸引力。

 

改变投资激励结构:从L1/L2到协议层

 

目前,资本依然主要流向公链,而协议的投资显然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提升协议的估值,使市场能够反映其实际的价值和效用。L1和L2链的投资应该适度减少,这将迫使资本流向更为重要的协议层。与此同时,协议本身可能会转向成为独立的链,从而降低依赖公链的限制。

 

虽然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如HyperLiquid和Uniswap等协议正逐渐成为独立的链,但是否所有协议都适合这种转型,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现如今,开发一个新的链比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协议要容易得多,这使得一些团队为了提高估值而专注于链的建设,而忽略了协议的真正价值。这种错误的优先级设置可能进一步加剧协议质量的不足。

 

行业未来面临的风险

 

如果加密行业继续保持当前的投资偏向,未来可能面临停滞的风险。没有强大、成熟的协议,新链将难以提供能够吸引主流用户的无缝体验。而快速涌入的机构资本将面临退出或自行开发协议的风险,这将使得整个行业变得更加中心化。

 

最终,风险资本(VC)必须认识到这一投资结构不平衡的问题,重新调整其投资优先级,推动协议层的发展。如果这一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整个加密行业的长期增长和创新将面临巨大威胁。

 

— Anthony DeMartino,Trident Digital 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Istari Ventures GP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