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ETH和Solana这两大公链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个侧重技术创新,一个注重扩展应用场景。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这两条链的最新进展。
1. ETH的技术扩展与创新:从Native Rollup到L2的前景
ETH的技术创新最近最引人注目的是Justin提出的Native Rollup,旨在进一步扩展基于Rollup的架构。Native Rollup是在现有Based Rollup的基础上,提升了实现难度,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
1.1 基于Rollup的架构
Based Rollup是Puffer和Taiko等项目目前在推动的一项技术,它将交易排序权交给了L1,主要带来了两个好处:第一,L1能够捕获更多的价值;第二,所有基于Rollup的链能够实现互操作性。经过与相关项目方沟通确认,Based Rollup确实能够在L1的验证者帮助下完成互操作。
然而,这样的架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当前的L2项目缺乏动机转型为Based Rollup。
如果未来有大量的Based Rollup部署,L1的验证者负担将会大大增加,可能影响网络的去中心化。
1.2 Native Rollup:更深的扩展
Native Rollup更进一步,将交易验证的责任交给L1的验证者,并通过引入预编译,使得L1能够感知Native Rollup在每个区块的状态转换。初期的证明方案是Re-execution(L1验证者自己执行交易),而未来则可能采用Snark证明优化方案,但这一技术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突破。这个方案与最初的ETH扩容计划(类似分片)颇为相似,且与Solana的扩容思路有所重合。
1.3 用户体验的理想与现实
理论上,Native Rollup可以在不切换网络的情况下提供用户体验,也就是说用户在ETH或Solana的L1上就能无缝体验L2的扩展。但考虑到现有L2的利益割据和技术挑战,能否顺利实现仍是未知数。
2. Solana的扩展:应用场景与代币标准的创新
Solana的近期动态也同样引人关注,尤其是与其经济模型及代币应用相关的创新。
2.1 SIMD-0228提案:调整通胀模型
Solana最近提出的SIMD-0228提案,旨在根据质押率动态调整通胀率,从而提高网络的长期健康性。该提案的核心内容包括:
增加MEV收入的地位,预计Solana的MEV收入将在2024 Q4达到Q1的10倍。
根据质押率设定不同的通胀率平衡点。
提案考虑到中小验证者的利益,避免过度倾向于大验证者。
虽然提案未能通过,但其提出的治理方式值得关注。Solana快速而有效的治理反映了其在技术和决策上的高度灵活性。
2.2 Solana的Token Extension标准:链级代币创新
另一项令人瞩目的创新是Solana的Token Extension。这一新型SPL代币标准引入了19种可组合的功能,包括隐私交易、转账Hooks、不可转让代币(类似SBT)、生息资产等。这些原生支持的功能使得Solana在代币管理方面具有巨大的灵活性,相比于ETH的多个ERC标准,Solana的方案提供了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
Solana的Token Extension不仅提高了代币的可操作性,也为基于Solana的RWA(Real-World Asset)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使得Solana不仅仅是一个高速的公链,它在代币标准和应用开发方面的优势也逐渐显现。
3. 结语:ETH与Solana的未来发展
ETH和Solana在扩展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创新各具特色。ETH聚焦于基于Rollup的技术扩展,力图通过Native Rollup实现更高效的扩容;而Solana则通过引入灵活的代币标准和调整通胀模型,进一步拓宽了应用场景。在未来,ETH和Solana之间是否会在某些领域产生交集,或是否能克服各自面临的挑战,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