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恶性竞争加剧,餐馆倒闭创历史新高

中国餐饮业正面临着空前的价格竞争和经营困境,餐馆倒闭的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消费者的外出就餐意愿下降,经济通缩压力加大,行业在激烈的内卷中走向恶性循环。

 

在北京郊区一间破旧的仓库里,商人安大伟(音译)正在检查堆放的二手厨房设备。这些设备曾是餐厅的支柱,而如今,它们代表着一家家餐馆的倒闭故事。38岁的安大伟专门销售二手厨房设备,他直言,“对于普通人来说,开餐馆几乎注定会失败。”

 

疫情后,餐饮业者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经济复苏上,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者支出减少,餐饮行业陷入了激烈的价格竞争。从9.9元的咖啡到99元的四人套餐,餐饮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这种恶性竞争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进一步加剧了通缩的风险。

 

外部压力与内卷加剧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关税和房地产危机的双重挑战时。然而,消费者通胀率在2024年2月降至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快速度,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通缩压力,餐饮业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倒闭的公司数量接近300万家,创下历史新高。安大伟的公司每月拆除大约200家餐馆,这一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270%。在一线城市,餐馆的倒闭率每月超过10%,有时甚至达到15%。北京的一些餐厅在短短一年内便宣布关门,市场竞争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高租金与低客流量成致命因素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一家面包店,14个月后宣布倒闭。店铺经理透露,高达每月5万元的租金和低迷的客流量是其关门的主要原因。即便这家店铺的产品质量较好,依然难以与周围价格更低的竞争对手抗衡。“人们没有那么多钱了,即便有钱,也不愿意像以前那样花钱,因为生活太难了。”他说。

 

行业生存压力与价格战

 

根据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鹏的分析,中国餐馆的平均寿命约为500天,而在北京,这一数字甚至缩短到了仅为一年。餐厅的利润正在迅速下降,2024年上半年,北京的餐厅净利润暴跌了88%。中档餐厅(每人消费约100至120元)的生存压力尤为严峻,因为它们的营业收入往往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

 

为了吸引顾客,许多餐厅不得不不断更新菜单,但这并未能有效提升客流量,反而迫使它们将每位顾客的消费降到70元至80元,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行业未来

 

与此同时,小规模、低成本的餐饮店铺如饮料店和面包店逐渐取代了传统餐厅的地位。它们的经营模式更加灵活,管理费用较低,但也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安大伟表示,餐饮业的价格战最终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为餐馆为了生存,可能会降低食材质量。

 

在2024年两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将破除“内卷式”竞争,但餐饮行业依然是内卷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随着许多餐馆倒闭,食品和饮料行业的整体收入增幅也显著放缓,2024年的增长率仅为5.3%,远低于2023年的20.4%。

 

结语:走向更健康的市场竞争

 

虽然餐饮行业目前面临严峻挑战,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必然促使行业的调整与重构。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寻找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将成为未来餐饮业能否恢复增长的关键。政府和行业参与者必须共同努力,破除过度竞争,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餐饮业走出困境。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