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近日宣布了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花费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这次交易的价格比2024年初谷歌提出的230亿美元报价高出不少,同时还包括32亿美元的分手费(如果交易失败,这笔费用将支付给Wiz)。在这一新提案下,Wiz终于同意了。
谷歌认为,考虑到Wiz年收入增长70%和超过7亿美元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这一溢价是合理的。据媒体报道,推动此次交易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美国政府领导层的变动,预示着特朗普政府下反垄断审查可能会更加宽松。
Wiz成立于2020年,18个月内便达到了1亿美元的ARR收入,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软件公司之一。2024年,在E轮融资后,其估值已达到120亿美元。Wiz由Assaf Rappaport、Yinon Costica、Roy Reznik和Ami Luttwak四位以色列朋友共同创办,他们的第一次创业公司Adallom于2015年以3.2亿美元被微软收购。随后,四人组成为微软云安全部门的负责人,并成功打造了Azure安全堆栈。Wiz是他们的第二次创业。
与传统的创业模式不同,这四位创始人先聚集一支团队,然后寻找具体的业务方向。这种模式造就了Wiz高透明度和跨部门合作的公司文化。
在没有明确业务方向的情况下,红杉资本便看中了他们的团队,并在两次投资中“闭着眼睛”投了钱,充分体现了早期投资“先投人”的理念。
以下内容根据红杉资本作者Harry Spitzer的长文编译,讲述了Wiz创始人们如何凭借近20年的友谊与默契,成功打造出云安全平台,并迅速占领市场,以及为何Wiz能够在产品和增长方面超越竞争对手。
创业的起点:失败的头脑风暴
Wiz的创始团队起初并没有明确的商业计划。在2012年,他们就像许多初创公司一样,陷入了日复一日的头脑风暴中。在不断的失败中,他们逐渐发现自己在网络安全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参与过的以色列顶尖政府项目中积累的专业知识。最终,他们决定专注于网络安全领域,尽管起初他们也曾尝试过多个不同的方向,包括为SharePoint提供安全保护等。
但即便没有商业计划,创始团队依然吸引了早期投资者的关注。红杉资本的投资人Doug Leone表示,正是因为看重团队的实力,他们才决定投资500万美元,即便团队仍在探索具体的业务方向。
第二次创业:挑战微软的安全堆栈
在Adallom被微软收购后,创始团队在微软云安全部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意识到现有云安全工具的局限性。离开微软后,他们决定重新创业,成立Wiz,致力于重构云安全的碎片化问题,打造一个统一的安全解决方案。
Wiz的目标是开发一款具有统一技术架构的产品,能够全面解决云安全问题,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特定功能的解决方案。创始团队也不断吸引老同事加入,借助他们的经验来迅速构建产品。
成功的背后:团队协作与透明文化
Wiz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突破,更在于团队的紧密协作与文化的建设。从最初的小办公室开始,团队的透明度和跨部门的合作成为Wiz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其他部门的需求,工程师和销售人员常常一起工作,帮助公司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如今,Wiz已经成为全球云安全领域的领导者,吸引了包括谷歌在内的大公司收购。它的创始团队以近20年的友谊为基础,凭借强大的专业能力和对未来的共同愿景,成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