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伟大”背后:现金最大化的战略

特朗普的“伟大”理念,其实是以“现金最大化”为核心,而忽视了公共物品的不可直接变现性。这种理念通过减少政府开支,尤其是那些没有即时现金回报的领域,导致了更多的现金收入损失,最终使美国离真正的“伟大”越来越远。

 

特朗普上任不到两个月,便因激烈的言辞和行为成为众矢之的。然而,他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口号,实际上在践行他对“伟大”的理解,尽管这种理解显得较为单一和片面。从表面看,他的言行显得杂乱无章,但透过这些行为,他的目标明确、逻辑清晰,虽然这个目标存在一些问题,且逻辑上有所偏差。

 

有学者指出,像特朗普和马斯克这样的商人,当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公共治理时,往往会犯下重大错误。原因在于,企业与政府面临的系统差异巨大。企业是处理简单的系统,目标明确且回报直观,而政府则处理复杂的系统,目标模糊且回报难以量化。因此,企业中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无法简单适用于政府事务。

 

在企业中,效率与成功的评判标准通常是市场上的表现,换言之,市场通过现金回报直接衡量企业的努力。如果某种产品短期内无法转化为现金回报,就会被视为低效且不可持续。对于企业而言,现金至关重要。相比之下,政府则主要负责提供公共物品。这些物品无法通过市场直接评估其价值,且不产生即时的现金流。例如,国防、公共卫生、教育、科研等,都属于公共物品,它们的存在为社会创造了长远的价值。

 

张五常教授曾指出,公共物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不能向个人收费,因此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评估其价值。然而,公共物品为社会带来的益处不可忽视,例如,国防保障了社会安全,基础科研促进了技术创新。尽管它们没有即时的现金回报,但它们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以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为例,他将“效率”定义为削减没有现金回报的支出,如关闭国际开发署。虽然他减少了开支,但这些公共项目所提供的非现金价值未被考虑。这些项目改善了美国的国际声誉,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特朗普在任期间也对类似的项目进行了削减,表面上节省了资金,但忽视了这些公共物品为国家带来的长远利益。

 

科研也是一个类似的例子。特朗普削减了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金支持,理由是科研成果不能带来即时的现金回报。然而,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回报是巨大的,它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创新,这也是美国能够长期保持全球科技领先地位的原因。

 

此外,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效率”还表现为快速和大规模的决策。特朗普关闭政府机构、裁员和削减支出,表面上看似高效,但实际却忽视了公共服务的损失。政府的工作不同于企业,减少开支并不会被其他市场力量替代,而会减少公共服务,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

 

特朗普还通过加征关税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试图通过“现金回报”方式增加美国的经济利益,但这种策略忽视了长期的国际影响和国内经济的反向效应。例如,对中国加税虽然短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却可能导致美国失去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国际市场份额,最终伤害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利益。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也充满了类似的现金至上的逻辑。他提出将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岛和加拿大等资源丰富地区纳入美国控制,视其为未来的现金来源。然而,这种策略的短视性忽视了国际合作与长期战略利益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伟大”追求更多的是现金至上的短期思维,而非考虑国家长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通过减少公共物品的供给,他的政策虽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资金节省,却也牺牲了社会的长期利益和国家的全球地位。真正的“伟大”应该是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重视那些无法即时变现但至关重要的公共投资,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Powered By ouyi-url.com

Copyright ouyi-url.com.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