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长时间没更新,原因也很简单。作为一个不接广告的博主,每次写作的动力来自于表达欲。然而,过去几个月的市场,实在很难激发这种热情。虽然二级市场表现低迷,但一级市场的情绪更让我感到迷茫。
在最近几周,我与几家亚洲同行的交流中发现,他们也进入了“暂停”或“保守”的投资模式。最近的一次投资还得追溯到1月,而这种几乎没有投资的情况在我的同行中屡见不鲜。对市场的感觉,若要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无聊”。这种“无聊”感并非单纯与二级市场的低迷相关。记得在Luna崩盘后,尽管二级市场不景气,一级市场的扩容项目、ZK技术的创新、DeFi、Gamfi以及AI项目都仍然激发着我们的一些兴奋。然而,进入2025年后,这种兴奋感却愈发难以找回。
二级市场的情绪低迷自然会传导至一级市场,但更令我担心的是,我们是否进入了“低垂果实”已接近采摘完毕的阶段,接下来可能将迎来一个漫长的调整期,伴随着剧烈的阵痛。而这种情况在东西方VC的表现中有所不同。
欧美VC的持续进攻与亚洲的“哑火”
去年,我们投资了一个DeFi项目,最近它正在进行种子轮融资。原本我以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完成融资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这个项目竟然超募了几百万美元,几家欧美VC都在抢着投入资金。这一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尽管项目本身不错,但并没有达到S级的水准。
在我们亚洲VC的“哑火”状态下,欧美的VC为何还在不断“开炮”?我们进行了一些讨论,得出了几个猜想:
1. 不同的成立时间和退出周期:欧美VC成立的时间和退出周期与亚洲不同,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投资决策上有不同的考虑。
2. 亚洲VC的“做题家”气质:亚洲VC的投资倾向于追求收益率,往往更关注如何超越同行,或者至少跑赢比特币。然而,欧美的VC则可能更注重理想主义和长期主义,他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更愿意接受一定的风险,只要能够给LP交代清楚投资的逻辑,收益率反而是次要的。
3. 资本需求驱动:有些VC纯粹是出于资本部署的需求,完成一轮投资后尽快开始下一轮融资,以便收取管理费。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好奇,因此我计划在未来几周与一些欧美VC的合伙人和研究员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于市场的看法,并向他们请教为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敢于投资。
加密市场的“低垂果实”与未来的可能性
对于加密市场的未来,我依然保持乐观的信念,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信仰”。然而,中短期内,我们确实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无法确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这让我想起最近听到的几个观点,尤其是在AllianceDAO的Podcast中提到的内容:
1. 2019年与现在的对比:Qiao提到他现在的感觉与2019年类似,不知道接下来加密市场将会发生什么。直到2020年的Defi Summer,市场才迎来了新的突破。这让我思考,2019年市场的信心似乎要比现在强烈得多。
2. Crypto市场的PMF:他们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Crypto市场似乎只找到一个PMF——金融,具体来说就是交易、借贷、稳定币和资产发行。而这些领域似乎已经到了一个边界。
3. AI与Crypto的结合:他们还提到了一些AI和Crypto结合的项目,若项目中的Crypto元素过于牵强,倒不如去掉Crypto元素,专注于做纯AI项目。这种趋势反映了目前Crypto在现实世界应用中的局限性。
这一系列的观点促使我反思Crypto的未来发展方向。若金融作为Crypto的主要应用领域已经到达瓶颈,那么接下来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关注模块化区块链技术,或是将区块链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而非仅仅为了“Crypto而Crypto”?
未来的区块链应用:更为务实的融合
如果加密市场的下一个阶段是基于Web2与Web3的融合,那么或许加密行业的“无聊”感会逐渐得到缓解。未来的项目将不再单纯地依赖加密货币,而是会将加密技术作为工具,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例如,美团外卖应用了5G、大数据和AI技术,但其核心目标依然是解决“吃饭”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使用这些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与支付和RWA(Real World Assets)相关的项目涌现,似乎我们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下一篇我将专门探讨RWA赛道中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