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密货币行业逐步获得更宽松监管环境的背景下,纽约梅隆银行(BNY),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正在扩大其与Circle的合作,为这家稳定币公司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这一合作表明,银行界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更多金融机构开始为加密公司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纽约梅隆银行将允许客户通过该银行向Circle汇款,或从Circle汇款,用于购买和出售Circle的稳定币。这一改变意味着,Circle的客户将不再依赖美国的小型银行进行转账,而是能够直接通过全球知名的大型银行进行操作,打破了此前可能对公司发展造成的局限。
推动稳定币的普及与合规化
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Circle稳定币的创建和赎回,也进一步推动了稳定币在传统金融机构中的应用。Circle希望通过与纽约梅隆银行的合作,促使更多金融机构采纳其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支持者认为,相较于传统支付方式,稳定币提供了更为高效且低成本的全球汇款方式,尤其在资本市场和跨境交易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在合作的联合声明中,纽约梅隆银行与Circle表示:“我们将继续努力缩短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之间的差距,并探索更多合作方式,造福全球金融市场。”这种深化的合作关系,不仅让Circle在稳定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其未来可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奠定了基础。
稳定币市场的竞争格局变化
Circle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商,其主打的USDC在全球市场的流通量达580亿美元,仅次于市值达到1430亿美元的Tether。与BNY的合作,有助于Circle在未来更好地与Tether等竞争对手竞争,同时也为Circle带来了更多的市场信誉。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梅隆银行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其与Circle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于稳定币合规性和安全性的疑虑,进而推动更多银行和机构的采纳。而Tether与一些较小的银行合作,尽管起步较早,但仍面临监管挑战和风险。
稳定币与传统银行业的融合
稳定币发行商高度依赖传统银行,尤其是在存储现金和政府债务、处理客户购买和赎回稳定币的资金方面。然而,银行监管机构出于系统风险的考虑,对这些服务进行了严格审查,担忧稳定币可能对银行体系带来潜在风险。
尽管如此,随着监管环境的逐步放宽,Circle在与BNY的合作中逐渐恢复了与加密货币行业相关的银行合作关系。Circle还将之前从倒闭的硅谷银行转移的33亿美元资金存放在纽约梅隆银行,并利用该银行支持其稳定币的运作。
前景展望:银行和加密公司关系的未来
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Circle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也可能促使更多的银行参与到加密货币领域。特别是随着美国银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更多加密公司有望获得银行支持。例如,美国三大联邦银行监管机构之一的货币监理署(OCC)近期宣布不再要求国家银行在从事加密业务前需获取特别许可,进一步放宽了相关监管限制。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稳定币市场的扩大,银行与加密公司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越来越紧密。美国立法者正在制定稳定币相关的法律法规,未来或许会为银行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打开大门。例如,美国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在近期表示,如果相关立法允许,美国银行也可能推出自己的稳定币。
总的来说,纽约梅隆银行与Circle的合作,不仅推动了稳定币的普及,也展现了金融业如何适应和拥抱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随着监管环境的逐步明朗和技术的成熟,银行与加密行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金融领域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