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领袖在私下讨论特朗普政府时,与他们在公开场合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矛盾在本周的一系列会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耶鲁CEO核心小组会议(Yale CEO Caucus)上,数十位企业高管聚集一堂,当他们得知特朗普政府可能计划将加拿大进口的钢铁和铝关税提高一倍时,现场反应不一,有人叹息,有人则震惊地笑出声。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杰弗里·索南菲尔德(Jeffrey Sonnenfeld)表示,与会者普遍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持负面态度,尤其对加拿大相关政策感到惊讶。会议邀请了包括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戴尔科技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和辉瑞CEO阿尔伯特·布尔拉(Albert Bourla)等重量级人物。
然而,仅仅几个小时后,这些企业领袖在商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与特朗普的会面中,却几乎没有人公开批评他的政策。会议氛围亲切和谐,高管们避免提出关于关税的尖锐问题,而是强调政策稳定性的重要性。雪佛龙(Chevron)CEO迈克·沃思(Mike Wirth)在另一场能源会议上提到,企业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以便长期投资。其他高管则更关注关税对自身行业的影响,例如美国铝业公司(Alcoa)担忧钢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大量工作岗位流失,而塔吉特(Target)CEO警告称,对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可能推高食品杂货价格。
尽管私下对特朗普政府政策不满,企业领袖在公开场合的谨慎态度反映了他们的现实考量。在耶鲁会议上的即兴调查显示,44%的CEO认为只有当股市下跌20%时,他们才会集体发声,而22%的人表示需要股市下跌30%才会表态。此外,近四分之一的高管表示,无论市场如何,他们都不会公开反对总统,而是更倾向于在国家安全等特定问题上表态。
这种态度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彼时,企业高管在移民、气候政策等议题上敢于公开批评总统。2017年,因特朗普对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种族抗议事件的模棱两可表态,默克(Merck)CEO肯尼斯·弗雷泽(Kenneth Frazier)等多位高管愤然辞去白宫顾问职务,就连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因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而辞去总统顾问委员会职务。
如今,企业界对特朗普的态度变得更加微妙。一些高管认为,与其在公开场合对抗,不如在闭门会议中施加影响,以避免成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攻击的目标。此外,特朗普承诺的减税和放松监管政策仍然吸引着企业,因此部分CEO选择观望,认为关税更多是谈判策略而非长期政策。
前美敦力(Medtronic)CEO比尔·乔治(Bill George)直言,企业界的沉默令人震惊。他表示,过去企业高管愿意公开表达观点,而如今他们担心成为特朗普的目标,不愿发声。曾在特朗普政府担任白宫幕僚长的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指出,特朗普更倾向于听取整体商业界的声音,而不是个别CEO的意见,因此单一的批评声音难以改变政策方向。
目前,企业界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正在下降。根据国际注册职业会计师协会(IACPA)最新调查,仅47%的高管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态度,相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67%大幅下降。这表明,不确定性正在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和决策。
白宫方面则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持乐观态度,发言人库什·德赛(Kush Desai)表示,企业已承诺进行投资,并预计特朗普的政策将在其第二任期继续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然而,企业界的谨慎态度显示出他们对政策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面对可能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的决策时。
比尔·乔治总结道:“如今的氛围完全不同。企业领袖在公开场合说的,与私下里讨论的内容截然不同。”